查看: 1972|回复: 0

内毒素蓄积导致母猪肝脏损伤 抵抗力下降 抗病毒能力差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4 15: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家畜生产管理中,很多从业人员,尤其兽医人员经常碰到一个困境:同一款药物,同一个病情,使用药物后效果不如当初那么好,解释工作很尴尬!
其实影响药物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有一个因素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脂多糖),细菌活着时不能释放出来,细菌死亡(正常死亡或者被抗生素杀灭)后,菌体破碎后才会释放出来。
内毒素
产生菌
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少数为革兰氏阳性
存在部位
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份
脂多糖
毒性作用
较弱,各种类的毒性效应相似,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等
免疫抗原性
较弱,甲醛液处理后不形成类毒素。
稳定性
160℃2-4小时被破坏
在正常情况下内毒素间歇地进入门静脉,或漏入肠淋巴,并转漏至腹腔,宿主肠道存在的G一细菌释放的内毒素,有极少量在进入肝脏后迅速被枯否细胞的吞噬作用所清除。
zjtoo_副本.jpg
如果患者G一感染,或菌血症,或有肝脏清除功能下降时,内毒素“溢入”体循环,循环血中出现可检出内毒素,称之为内毒素血症。其中不伴有G一细菌的感染,称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脏是内毒素主要的清除器官。枯否细胞是在肝内定居的巨噬细胞,在内毒素所致的肝损害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具有清除内毒素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可被内毒素激活,通过产生大量细胞因子、炎性介质与自由基等多种机制损害细胞。大量研究表明,在很多肝实质损害发生前常先有枯否细胞的功能障碍,致肝对内毒素的解毒作用减弱,促使内源性内毒血症的形成。无论脂肪肝还是霉菌肝,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均较高。
在母猪3-4年的养殖过程中,霉菌、重金属、药物都是养猪绕不过去的坎,由此引发的肝脏损伤是在猪上面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上面的治疗缺陷也就不难理解。
目前市场上很多解决内毒素的产品,作用机理多数是阻断内毒素致炎因子生成,并不能彻底清除体内内毒素。所以,通常给药后短时间内可退热,但是停药后,病情又会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理想,动物死亡率更高。     
随着近期与一线人员交流,大多兽医或者服务组织都在进行治疗兽医的转型,面对疑难杂症,首先调理肝脏,一定阶段后再配合药物防控,往往出现很好的结局。我想这就是保健兽医的一部分。
文章是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www.lcdzs.cn)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7 03: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