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53|回复: 0

[资料文献] 养殖误区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 14: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xin666888 于 2018-1-2 15:39 编辑 6 x- v$ l: T# {* b! w2 e

7 G5 J# ?, v* W) P, v
2 \. L' d; }" R/ D* s
' @! a, E( J6 a% V4 \& S9 S$ ]0 z
误区一:雏鸡病鸡不饮水,饮水就拉稀。$ W/ @$ [; e6 @, O# J' K) w

0 a) S& y4 r' H: I- {- P
+ p5 L7 A, P6 [" L
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已失去了不少水分,加之长途运输更需要水。有的农户误认为刚捉回的鸡喝水会死亡,不给鸡水喝,造成雏鸡因脱水而死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饮水后开食:雏鸡出壳 24 小时后应尽早喂温开水,此后,无论气候变化如何和温度高低,都应保持昼夜不断清洁的干净饮水。第一天的饮水中也可加入适量葡萄糖粉和多维素,天冷也可以喂红糖姜水,这样可提高成活率。如喂河水或井水,要先经过煮沸或用消毒药消毒再给鸡饮用。
/ c4 L8 L0 f2 w9 B" t1 N" u6 A3 u  
! I) l& V' y3 k. j拉稀病鸡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排泄,本身比正常鸡需要更多的水分,如不及时供应充足的饮水,造成脱水后,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所以,不论何种病引起的拉稀,在正确治疗的同时,必须满足供应清洁的饮水。0 Q: P" ]/ ~5 s5 A1 a
! g/ J% U8 }$ h$ ?+ i0 }  w( C
' B5 r# }3 C$ s+ _( U
误区二:一把谷子一把米,有啥就喂啥。
$ M0 @7 }0 n) o9 z( m- ]! u$ U6 }, ^* o+ h# S

+ S0 t# H; [3 H鸡的生长发育及增肉、产蛋都需要营养均衡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引起营养缺乏病,造成生长发育和增重受阻、产量减少或产畸形蛋,甚至引起死亡。单一饲料或有啥喂啥是不可能满足鸡营养需要的。必须根据鸡的品种、类型、用途、日龄等具体情况,用多种饲料科学配合。各类饲料所占比例大致如下:玉米等谷物饲料 45%~70% ;糠、麸 5%~20% ;豆饼等植物性蛋白饲料 15%~25% ;鱼粉等动物性蛋白饲料 3%~10% ;骨粉、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 5%~7%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加辅料) 1% 左右。
$ `6 J% y9 B- K; i1 m: c. v0 W
3 I1 F; r; v3 I' N9 a

; _3 Q) C/ h4 B误区三:饲养周期无长短,随便就缩延。' X. d" V6 S# c# C8 H* R; w, P& d

8 L7 f4 F1 o- Y4 d: Q6 Y4 x. P
; U' U* e0 ?- k7 g. ~4 c! p
蛋鸡养多长时间淘汰最适宜?肉鸡养多少日龄出售才合算?许多农户搞不清楚,大部分农户从育雏到出售母鸡仅养了 1 年时间,其中母鸡产蛋期只有 225 天左右,致使蛋鸡在生产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之前,为了母鸡赶上较高的销价(母鸡销价高时,鸡蛋销价往往也高),就被过早地淘汰了。肉鸡饲养时间则长短悬殊太大,有的饲养 40 天左右即上市,有的竟养到 120 天还未出售,造成饲料报酬低,饲养成本大,效益差。正确的饲养周期是:良种蛋鸡在饲养 140 天左右的育成期进入产蛋期后,要再饲养 1 年的时间生产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肉鸡则饲养40- 56 日龄上市最为合算。(各个地区不同,肉鸡饲养日龄各异)" K0 O) z" r5 B2 U) S4 G4 o% U$ ~

& L' J" A( x) n% u& m# E0 O4 @* w* @# h5 v
误区四:打了疫苗可防病,疫苗就万能。5 c. D$ |6 J' v$ `
有的农户认为,鸡注射了防鸡瘟的疫苗后,万事大吉,百病皆无。因此,放松饲养管理,散养鸡随处可见。病死鸡在河沟、路边、房前屋后到处乱扔,造成很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时常发生和流行,给养鸡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要知道,所有预防鸡病的疫苗等生物制品,都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单一性。例如,鸡新城疫疫苗仅对鸡新城疫一种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对其它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等无效。所以,仅仅注射某一种疫苗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小规模蛋鸡养殖户按免疫程序和使用方法,重点要用疫苗或药物(能用疫苗预防的尽量用疫苗)预防鸡立克氏病、鸡法氏病、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霍乱、鸡白痢、鸡球虫病、鸡线虫病等疾病。大规模养殖户在预防上述疾病的基础上,还要增加预防鸡痘、鸡慢性呼吸道病、鸡副伤寒、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鸡绦虫病等疾病。0 l( Y% s! u9 e5 A+ l

, W0 N" p1 C5 N* ]# ]! J2 |) }& w
) g3 S0 \0 P* n" b2 A; X" o, U
; E2 E' q; N* a6 d) j3 O+ z
) I: }7 r% J; d  s9 Q. n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7 14: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