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鸡瘟”,即所谓亚洲鸡瘟。鸡新城疫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尼,同年在英国的新城也发生流行,为了与当时欧洲流行的鸡瘟(禽流感的一种)相区分, Doyle氏将其命名为鸡新城疫。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和气候多变季节多发。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20日龄—60日龄鸡最易感,死亡率也高。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和坏死。世界各国对鸡新城疫(ND)的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广泛使用各种疫苗进行免疫也有30多年的历史。我国干1935年发现鸡新城疫,现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并且是我国养鸡业危害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禽病之一。虽然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鸡新城疫各方面的问题,并采取了普遍预防接种和其他综合性防制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已大大减少该病所造成的损失,但是鸡新城疫仍然是我国家禽的头号疫病(在我们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更是如此)。
; |, o2 \; a" L- R, z; i/ t* F1 v- G+ ~0 h3 b4 ^4 {
临床症状# O7 Z" A( Z5 O1 n+ A3 u# I
k. @, R* W) L; g! ~) _! g, e
(1) 呼吸系统:有粘液,肿头,咳嗽,打鼾,张口呼吸。
& B) H' S8 ~( n% x6 W
" I" ^ O; F, D B. a+ d# b (2) 消化系统:拉稀,排绿色粪便。 U9 J! y" X/ W. T
! e5 g7 h- w6 v. J
(3) 神经系统:震颤,脖颈扭曲。 e8 E7 E/ K8 a% k7 v4 H) L2 n
! z6 P- N; N) T e$ V1 k9 i (4) 产蛋: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蛋壳变白、变薄;孵化早期死胚增多。2 U4 u' p) `, c7 I3 i$ ^( m
6 Q6 x( p3 n z" O! J5 B& K) D
2 `+ T& p! l( Z 剖检症状
, c, }, j2 `6 z0 H" v2 J
# k6 T2 M' R( J (1) 呼吸系统:气管充血变红(气管炎),肺泡感染(肺炎),并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1 v* l$ w9 t6 `/ E
4 @: e0 T6 @+ T9 Q0 i- J) Y8 X$ g (2) 消化系统:腺胃乳头有出血点,肠道感染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
, l+ w% l4 f+ [# V0 _
6 K( g& s0 k K+ W- m (3) 生殖系统:卵泡萎缩,卵黄破裂。( F& E6 A9 _- ?- Q; }$ ?- A
6 Q5 n& o4 z7 l2 `+ Y1 r. z
, B: J! [/ V1 M3 R! w2 _& d 预防措施
# v# O8 Y, o( H+ i! r( u* I9 _% Z% F5 c+ d+ W4 a W
1、搞好卫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侵入。
% t; P7 A3 {' ]* K' c7 W- U8 W4 `, b* t
2、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发生的关键,常用疫苗有弱毒活苗和灭活油乳剂苗,应根据母源抗体水平和当地疫情合理安排免疫程序- C' W( P8 W' j0 r
% y0 ?" |- @" G 2.1提前预防弄清疫苗的性质、使用对象及方法。( W( I9 d3 p7 n. C
& j- y! L, ]" ~% a A
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城疫疫苗主要有四种,即I系苗(或Mjukteswar)、II系苗(或HBI株)、Ⅲ系苗(或称F株)、Ⅳ系苗(或Lasota株)I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用于经过两次弱毒力的疫苗免疫后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3 c/ S: \) R @; r( w3 k* q
, o9 K) v' K. O: o! ~. c& u
出口肉用鸡严禁使用。多采用肌肉注射或刺种的方法接种。幼龄鸡使用后会引起较重的接种的反应,甚至发病和排毒,最好不用。本苗的优点是,产生免疫力快(3—4天),免疫期长(一年以上),在发病地区常用来作紧急预防接种。
5 D/ F. t1 Q3 W1 K; M$ q% ~9 |2 {$ w7 ^2 ^
Ⅱ系、Ⅲ系、Ⅳ系苗都是属于弱毒力的活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适用于初生雏鸡0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接种后7—9天产生免疫力,初生雏鸡的免疫期为3—4个月,5个月以上的成鸡为一年。对于大群雏鸡可用Ⅲ系或Ⅳ系苗作饮水免疫,也可作气雾免疫,但最好在2月龄以后采用,以减少诱发呼吸道疾病。
! s+ }( z$ X2 L5 X- P j" v! D3 @3 ~0 c+ @
7 B6 l: d& ^0 k* N& \" O* c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