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鸡人最考验水平是育雏,记住这几点教你菜鸟变老手
5 P; r8 n/ o0 l/ U7 Z4 j! T( M# }% @. d& V# L
一、温度控制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 R# _; o8 j3 D3 M; k3 I8 i+ D; k
要求:温度恒定,分布均匀,尽量不要使热源集中而导致雏鸡围绕一个中心点来取暖。' U6 H; }) O h4 H; \
育雏前期对采取上方辐射加温的,保温中心离地面5厘米高处的温度应保持32-35℃;采取地下温床加温的,要求地面保温区温度在30-32℃。
4 J9 h) D. _/ ^# A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育雏温度也要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视季节及雏鸡的承受能力而定,一般以每周下降不超过3℃为宜,直到20℃时,方可脱温。脱温的时间为,春季20日龄,夏季5日龄,秋季10日龄,冬季30日龄。温度高低还应根据季节、昼夜、雏鸡日龄、品种等变化。
n/ B) Y$ o# C施温原则为小群宜高,大群宜低;稀群宜高,密群宜低;冬季宜高,夏季宜低;夜晚宜高,白天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弱雏宜高,强雏宜低。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更重要的是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规律。
" V8 u5 D% k* J' Q) S温度适当,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分散均匀,发育正常。温度过低,表现行动迟缓,颈羽收缩直立,夜间睡眠不安,鸡群密集,向热源靠拢,甚至互相挤压,层层扎堆,时间稍长即可造成大批压死现象。温度过高,雏鸡张嘴喘气,远离热源分布,精神懒散,食欲减退,大量饮水。1 N/ N9 [' R. \" J7 Y7 M& {
/ X7 t- m+ V9 r! [1 u/ t二、饮水控制雏鸡在进入育雏室后,首先要给水,然后开食。
) R" Z7 p. x# i) P8 f4 u$ H% I6 T7 y出壳后的幼雏腹部卵黄囊内,还有一部分卵黄尚未吸收完,这部分营养物质需要3-5天才能基本上吸收完,尽早利用卵黄囊的营养物质, 对幼雏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效果。雏鸡饮水能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 H! Q) X8 F; }* P: @5 b% _雏鸡在育雏室高温条件下,因呼吸蒸发量大,需要饮水来维持体内水代谢的平衡,防止脱水死亡。雏鸡入舍1-2小时后,用足够的饮水器开始供饮水。
) }% O' U* ], s第1天饮水中加5%葡萄糖或白糖,0.1%的维生素C。
! t, I* x0 w3 }( K, ~' l第2天饮水中加0.01%高锰酸钾。1-2周龄内的雏鸡要禁止饮用凉水,要求水温18-20℃。另外要防止断水、缺水和间断给水,应该做到饮水不断,随时自由饮用。这一点往往被忽视。间断饮水使鸡群干渴,造成抢水,容易使一些雏鸡被挤入水里淹死,即使采用塔型饮水器也难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抢水的另一后果是许多雏鸡羽毛弄湿,出现发冷扎堆压死的现象,如不及时发现,会造成严重损失。
7 @0 X( Z- `6 ~. D- f4 W# ^& D! q7 c- K/ C
* S4 x( ]4 m( C% b6 M
三、湿度控制湿度是指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在南方湿度过大,会影响雏鸡的水分代谢,并给细菌和某些寄生虫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因此,要求保持育雏舍地面干燥。
% E, V. |! E( `" O7 h' }0 f( s( ?) m在北方,尤其是在使用暖炕温床育雏的条件下,由于地表面的水分不断蒸发,舍内湿度过低,容易造成雏鸡脱水、消瘦,影响食欲,或致室内灰尘飞扬,引起雏鸡呼吸道疾病。这时就必须采取增加湿度的措施。在高温时湿度能提高体感温度,在低温时,湿度会降低体感温度。6 |) h% L) w( B& l: H
雏鸡舍内环境适宜的湿度:0-10日龄为80%左右,11-20日龄为65%-70%。以后,随个体的加大,可将湿度保持在55%-60%。+ s6 _" ^: @" l$ o& b7 k1 \
0 n0 b7 |1 W7 O1 _6 L' i0 Q2 U; ^
四、通气调节控制鸡舍进行通风换气时,要求既要能够排除舍内的有害气体,使之降低到最低限度,又要避免因通风换气而造成舍内温度降低。
2 P- C" S4 m N9 n+ x W' n8 G普通鸡舍的适宜换气量:冬季最高0.054米3/分钟·只,最低0.027米3/分钟·只,夏季最高0.135米3/分钟·只。0 h6 @0 ?7 z4 E3 Y1 D& u1 S, @
通风换气方法,在育雏前期主要是通过育雏室的风斗来实现空气交换,第2周以后应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开窗通气。但应注意尽可能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可用布帘遮挡,或用过道办法,使室外冷空气经过转弯再进入育雏室。
9 ?- ]8 y# Y: Y$ L e; v. O3 v- C6 p* v$ ]8 u: b) L; M
五、光照控制光照对雏鸡的生长没有直接影响,但照明时间的长短对采食量有较大影响,因而间接影响生长。通常1-3日龄的雏鸡应以连续24小时的照明(15-30勒克司),使其熟悉环境,会采食和饮水。
3 s$ J9 @5 i' ~3 Q用育雏笼养的雏鸡须在0-7日龄24小时照明,尔后采用11-15小时的恒定光照法(至6周龄)或间断光照法。: d- x& X, r- }$ `
恒定光照法对开放式鸡舍以自然日长加上午夜2小时照明就已足够。2 e* F6 Z% t6 l1 r0 ^- |" g: R8 h3 S
断续光照法须在不采用自然光照时才实行。雏鸡以30分钟明比150分钟暗的3小时一个周期组最好。断续照明和限食一样,必须有足够的食槽长度及饮水位置,以免影响采食量和饮水。明期少于30分钟的断续照明应提高饲料中蛋白质与能量的水平,最好用颗粒饲料,以减少采食时间并满足营养需求,并要使用松软、干燥的垫料,以免发生胸部囊肿。 + i; U6 S( ~8 F9 G7 [& O
Z& }6 W5 u' c* n, r* J' P/ i六、密度控制育雏密度是指鸡舍每平方米面积饲喂雏鸡数。适当的饲养密度能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饲养密度过大,雏鸡挤扎、起堆,生长慢,发育不整齐,环境污染加重,疾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密度过小,不利于保温,造成饲养面积、能源、人工等浪费。育雏饲养密度要根据鸡舍的结构、通风和饲养条件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另外要注意饲养群体不可过大,一般300-500只为一间隔。1 i( I7 Y6 L7 b, o, D2 }
1 }& L7 ]& s, A( T' ]+ t0 F) _, K0 F& W& e. x0 D8 X0 g3 O
% P: ?' }2 d; e$ x8 K6 z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