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7|回复: 0

动物的脂肪酸营养与胆汁酸的关系论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9 10: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榴瑬_龙昌胆汁酸 于 2017-12-5 16:03 编辑

一、胆汁酸乳化脂肪,提高胰脂肪酶活性促进其将脂肪水解成脂肪酸。
     我们先看一张图:
     通过上图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胆管和胰管开口于小肠的同一个部位?这其实就是动物自然的生理特征。肝脏合成胆汁酸,胰腺分泌消化酶(胰蛋白酶原、胰脂肪酶原等),动物在摄食时通过复杂的信号传递使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排放到小肠,同时胆汁酸从胆囊里排出,二者充分混合,对食糜营养素进行消化。殊不知,在没有胆汁酸存在的情况下,消化酶的活性极低,特别是胰脂肪酶(食物中80%的脂肪均靠其消化,20%靠肠脂肪酶消化)。
     胰脂肪酶的功能在pH值为8~9时,它的效果是最好的;而在pH值为6~7时,胰脂肪酶基本不起作用。小肠前端pH值为6~7,在那里脂肪酶实际上是不起作用的。胰脂肪酶的C端有两个胆汁酸结合位点和一个辅脂酶结合位点,当胆汁酸和辅脂酶都与胰脂肪酶结合后,胆汁酸就会激活胰脂肪酶原的活性。它们形成了“胆汁酸-辅脂酶-胰脂肪酶”三联体,能在pH值为6~7的小肠中起作用,共同发挥水解脂类的作用。
     再者,胰脂肪酶可以直接水解含8个碳原子以下脂肪酸的脂肪,而对于含8个碳原子以上中长链脂肪酸的脂肪则不能直接水解。胰脂肪酶只有与胆汁酸结合后,改变空间构象(乳化),形成脂溶性物质通道,才能与脂溶性底物结合,发挥其作用,而饲料中恰恰存在大量的中长链脂肪酸脂肪,如果缺乏胆汁酸,这些脂肪很难被消化降解(水解),即使添加任何的乳化物、或脂肪酶也收效甚微。
二、胆汁酸在肠道内转运脂肪,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我们再来看一张表:
     从这张表中我们除了了解到肝胆汁与胆囊胆汁的成分含量不同外,我们应该问一问为什么需要胆囊的存在,肝脏合成胆汁酸后直接排放到小肠不行吗?答案是:对生产性动物不行(除非不用于生产的动物,当然不生产的动物是没有饲养价值的)。
     动物对营养素的消化,无论是消化酶、还是胆汁酸,都必须有一定的浓度,否则对营养素的消化不彻底甚至不能被消化,胆囊的存在目的一是储存胆汁,而是浓缩胆汁,以期达到摄入食物后能够有效的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在当前的养殖生产中,为了追求更高的生产性能,提高动物食物的能量水平,大量添加低能量成本的脂肪,势必导致动物自身胆汁酸合成不足,极大影响动物对脂肪以及脂溶性物质(脂溶性维生素、色素等)的消化吸收利用,甚至导致脂肪营养性腹泻等,即造成能源的浪费,又导致动物肠道受损,破坏肠道健康。
     胆汁酸作为胰脂肪酶的辅基,与辅脂酶一起改变胰脂肪酶的结构,暴露其催化集团,将对脂肪进行水解。食物中的脂肪在肠腔中被脂肪酶降解后的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与胆汁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并被小肠中的绒毛膜吸收。在胆汁酸的协助下,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胆汁酸可以被肠上皮细胞识别,从而使脂肪酸-胆汁酸复合物进入小肠绒毛膜内,促进脂肪的吸收(Russell,2009)。胆汁酸在将脂肪酸、甘油一酯转运到肠上皮细胞后重新回到肠腔,在回肠被重吸收进入肝脏,完成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因此,胆汁酸是不溶于水的脂肪水解产物到达肠粘膜表面所必需的运载工具,对于脂肪的消化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缺乏胆汁酸,脂肪降解成的脂肪酸则吸收不完全。因此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是必要的,无论在脂肪的乳化、消化、吸收全过程,不可或缺。
三、胆汁酸的应用方案:
    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不同动物,30%胆汁酸添加方案:
     文章来源于山东龙昌动保官方网站。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6 22:2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