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89|回复: 0

[饲料] 膨化过程中原料发生了哪些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2 09: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定义及原理

  定义:一种食品加工方法。把被加工的食品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加压后突然减压,食品中的水分汽化膨胀,使食品中出现许多小孔,变得松脆,成为膨化食品。其特点为高温(130-180℃)、短时(15-30s)。

  原理:当把粮食置于膨化器以后,随着加温、加压的进行,粮粒中的水分呈过热状态,粮粒本身变得柔软。当到达一定高压而启开膨化器盖时,高压迅速变成常压。这时粮粒内呈过热状态的水分便一下子在瞬间汽化而发生强烈爆炸,水分子可膨胀约2000倍。巨大的膨胀压力不仅破坏了粮粒的外部形态,而且也拉断了粮粒内在的分子结构,将不溶性长链淀粉切短成水溶性短链淀粉、糊精和糖。

  于是膨化食品中的不溶性物质减少了,水溶性物质增多了。

144705zwxmaqmaauhhka6h.jpg.thumb.jpg

  设 备

  根据螺杆数量可分为:单螺杆挤压机(依靠物料与筒壁的摩擦推送物料)、双螺杆挤压机(两根螺杆并排安放)。

  根据处理步骤可分为:干法膨化机(一步膨化)、混法膨化机(二步膨化,原料先进行预加热、预熟化处理)

  影响膨化效果的因素

  原料:类型、水分、物理状态、化学组成(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的数量及类型)、pH。

  膨化机类型及物理参数:螺杆数量、几何尺寸及转速、筒体内径及长度、压缩比、螺旋升角。

  膨化工艺:时间、压力、温度、口模直径、剪切力。

  膨化处理对饲料的利弊及原则

  利:适当膨化可降低抗营养因子及提高饲料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纤维消化利用率。

  弊:过度膨化导致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损失。

  原则:保持降低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素消化率、降低营养素损失三者间的平衡。

  膨化过程中原料营养素的理化特性变化

  1、蛋白质

  适度膨化可使蛋白质空间折叠结构破坏,消化率提高、抗营养因子失活(胰蛋白酶抑制剂、血凝素、单宁、植酸等),膨化时高温、高比例蛋白原料、高螺杆转速均可提高物料蛋白质消化率。过度膨化将导致美拉德反应发生。

  2、氨基酸

  部分损失,参与美拉德反应或形成丙烯酰胺。膨化时高螺杆转速、高给料速率可提高物料赖氨酸存留率,高环模直径、高水分可降低物料赖氨酸存留率。

  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棕色(黑色)类黑精(拟黑素)。

  参与反应还原糖:五碳糖褐变速度>>六碳糖(约为10倍),且核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

  参与反应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且赖氨酸反应活性最高。

  温度:20~25℃即可发生反应。一般每相差10℃,反应速度相差3~5倍。30℃以上速度加快,高于80℃时,反应速度受温度和氧气影响小。

  水分:10%~15%时,反应易发生,完全干燥的食品难以发生。

  pH:3以上时,反应随pH值增加而加快。

  丙烯酰胺:致癌物质,存在于超过120℃制作的土豆、饼干、面包等食物中。

  参与反应氨基酸:天冬酰胺>>半胱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冬氨酸。

  参与反应还原糖:葡萄糖、低聚糖。

  抑制反应氨基酸:甘氨酸、赖氨酸。

  3、碳水化合物--淀粉糊化,消化率提高;不可消化的纤维转化成可溶性纤维或简单糖

  单糖:部分损失,膨化过程中单糖可与其它物质发生多种反应,故需控制膨化原料中游离单糖的水平。

  有害低聚糖:棉子糖、水苏糖水平显著下降。

  淀粉:糊化,支链淀粉更易被降解,直链淀粉可与日粮中甘油一酯、游离脂肪酸形成直链淀粉-脂肪复合物。

  纤维:轻、中度膨化条件下对原料纤维无影响,但高条件下膨化可增加原料可溶性纤维水平。

  4、脂肪--酸败率降低,货架期延长;脂肪细胞破裂,油脂消化率提高

  水解酶失活:脂肪酶、脂肪氧合酶、过氧化物酶。

  天然抗氧化物质释放:维生素E及其类似物。

  与碳水化合物形成复合物:结合比例1比10(需用酸水解法测定总脂肪含量,而不是用一般的乙醚浸提法)。

  更高的储存、运输要求:细胞破裂,游离脂肪酸显露。

  5、维生素--损失率为15-100%,可使用耐高温的原料或膨化后补充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K对热、氧(膨化)稳定性优于A、E。

  维生素B1:高温、高螺杆转速、高pH可降低物料B1存留率,高水分、高给料速度可提高物料B1存留率。

  维生素B2:高温、高水分对B2稳定性无影响,高螺杆转速降低物料B2存留率。

  6、矿物质--提高植物磷的利用率,但对其它矿物质元素无益处。

  7、水分--降低

  来源:饲料技术汇 黄鹤 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4-29 19: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