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05|回复: 27

发酵床养猪,利弊几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5: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酵床养猪是目前国内外正在兴起和提倡的新型养殖模式,它以全新的养殖概念、采用高新微生物发酵技术、遵循动物生态福利的自然规律、符合国家无污染零排放养殖要求等受得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饲养的动物,具有疾病少和抗病力强、成本低、节水省工、肉质好无药物残留、口味好、养殖圈舍无臭味、零排放无污染、等诸多优点,这也是建设此项目的原动力之一,期望以此开启本地生态自然养殖先例,带动生态自然养殖模式技术在本地的发展。同时,发酵床养猪建设简单易行,养殖环境干净无臭味,发病率少,效益稳定,也是返乡打工者创业的好项目。
  2、项目经济及社会必要性评价
  从养殖业大环境上看:我国养殖业的养殖户主体结构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即以中小型养殖场为主,鼓励发展有特色的大规模高技术集约化的养殖场。
  以猪肉供应为例,我国必然要走的路子是,以农户分散养猪和中小规模养猪(年出栏300~3000头肉猪)为主体供应者,同时,鼓励发展大规模的、高端技术化的集约化养猪场,形成一套有效的适合我国情的:饲料供应、防疫、养殖技术开发、兽医药物开发、环境保护技术开发、种畜禽引种及供应系统、动物检疫系统、动物产品销售加工及监管系统等养殖业发展模式。
  中小规模养猪场占我国猪肉供应市场总量的70%以上,他们缺少大型集约化养猪场所拥有的技术,使用发酵床养猪可以在相对比较粗放的条件下,实现疫病防治、零排放无污染、无臭味、肉质好无药物残留、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充分利用各种糟渣资源,以减缓人畜争粮之局面。
  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加速我地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畜牧产业化、在畜牧业中引进高新生物技术、建设无污染零排放的生态畜牧产业、引导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养殖业者向生物技术型转变是实现粗放经营的自然经济型农业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型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必要途径,是今后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向。建立以现代畜牧科技进行生产的畜牧产业化道路建设是我地畜牧业产品适应竞争的必然趋势。
  究竟发酵床养猪这个改革方向正确与否,请各位予以评论
更多养猪资讯、行情、精华资料请登录中国畜牧人网站养猪频道:


结束时间: 2011-4-13 15:43 裁判: 89914771

正方观点 (10)

正确运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响应国家号召,节能减排,提高猪肉品质,利大于弊!

VS
反方观点 (15)

锯末不好找,劳动量大,夏季不好管理,维护比较麻烦,利小于弊!

辩手:1 ( 加入 )
 
辩手:2 ( 加入 )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1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酵床养猪,是国家推广的,是国家从大方向上考虑。
目前水资源越来越紧缺,但是人们仍然不知道保护和节省水资源。
搞养殖的,怕出力是搞不了的。


补充内容:
如果本末倒置,那肯定是什么都做不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0: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的防疫就是指猪出生后的那些常见病的防疫。出现了猪病,要立刻隔离治疗,另外消毒的时候使用EM菌液稀释后进行消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1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4929934 的帖子

这个建议挺不错的。似乎已经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1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季节和实际情况来调整养殖密度,发酵不及时,要适当增加EM益生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6:5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