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65|回复: 2

对饲料破碎料的几点认识,欢迎大家拍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7 16: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饲料破碎料的几点认识.jpg

  破碎料的主要应用在水产料以及幼龄阶段的畜禽料。对破碎料来说感官要求整齐度好,颜色一致,颗粒硬度适宜,含粉率要尽可能低。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分别从配方结构、原料使用,生产工艺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配方结构。在设计配方时除了满足必要的动物营养需求之外,应该考虑如何降低破碎料的含粉率,以保证成品的出品率。在最低成本的情况下要尽量减少使用膨胀性原料,例如麸皮、大豆皮、小麦胚芽、玉米皮粉、玉米胚芽粕等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此类原料在调制过程中吸水膨胀,制粒过程中粘结性差,制成颗粒蓬松,破碎后易出现粉末,成品的产出率低。考虑使用面粉、小麦、膨润土等粘合性好的原料,制粒后颗粒料结构紧实,破碎后断面呈不规则多面体,含粉率低,从物理层面上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第二,原料处理。在确定原料品种的基础上,对原料进行适当的处理是有效提高破碎料生产的重要途径。有关资料显示:2.0毫米的原料粉碎粒度,畜禽的消化利用率可以达到比较合适的位点。饲料厂中电耗最大的区间是原料粉碎环节,过细的粉碎粒度将会增加饲料生产成本,降低饲料的价格竞争力。而粉碎粒度较大将直接降低饲料转化率,影响市场效果。因此制作破碎料时,应充分考虑这两方面影响因素的影响,选择尽可能较细的粉碎粒度。粉碎粒度较细的原料在调制过程中熟化和糊化的效果好,制粒的粘结性强,在有利于制粒的同时,破碎过程也可以降低粉末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加工工艺。幼龄的畜禽对于饲料的能量和蛋白的需求要高一些,为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往往采取提高配方中油脂的添加量来体现。添加多量的油脂导致的问题是待制粒粉料由于油脂的润滑作用可以顺利迅速的通过环模孔,喂料速度快,颗粒压缩不紧实。同时油脂也会降低颗粒的粘结性,导致含粉率高。因此有条件可以采取部分需要添加的油脂采取后喷涂方式添加,这样既能保证饲料的能量水平又可以有效的降低饲料的含粉率。另外合理的调整破碎辊的间距也是生产工艺中对于合格破碎料产出的重要关键点。间距过小,筛下物过多导致二次制粒的回流过大,破碎料经过二次制粒后颜色加深,蛋白质反复受热变性,饲料利用率低。间距过大,二次破碎颗粒多,破碎辊负荷重,不利于设备的有效利用,同时成品的产出率也随之降低。但是生产中的经验之谈是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破碎大一些,降低二次制粒的回流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产能提高生产效率。作者:吴明(饲料商业配方师群)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5-9-14 12: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破碎料含粉率确实是个很头疼的事,楼主解释有借鉴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0 1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小动物的饲料均匀度是个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1 02:3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