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0|回复: 0

[猪场管理] 猪场实行有效消毒的作用及控制疫病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 23: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消毒的作用

1、防止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效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控制动物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发病流行,降低养殖业的风险;
3、维护养殖场的正常生产,保护畜牧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4、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加强对人畜共患病和烈性传染病的控制。
二、消毒的慨念
消毒就是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杀灭物体中及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切断其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流行。消毒的目的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分为:预防消毒(日常消毒)、临时消毒(紧急消毒)、终末消毒(大消毒或空栏消毒)。
消毒方法可分为:机械性清除、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
消毒原理:改变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致使微生物的内外结构发生改变,主要代谢机能出现障碍、生长发育受阻,从而丧失活性、失去致病力。
消毒剂的种类很多,其杀菌作用亦不相同,概括为三种作用机制:①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②干扰或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③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
三、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消毒的效果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消毒方法的选择,消毒药物的选择,消毒药物的剂量与使用时的浓度,消毒的时间与环境温度,环境的酸碱度与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与有机物的存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消毒制度与员工的责任心等等都会影响到消毒的效果。
四、消毒药的选择原则
1、消毒剂应是杀菌力强、具有广谱、高效、速效的特点;
2、易溶于水,便于配制,使用方便,价格合理;
3、性质稳定,不易氧化分解,能长期保存,便于储藏;
4、对动物机体无毒性或毒性较小,无残留或对环境无污染,对用具无腐蚀性;
5、杀菌力不受脓汁、坏死组织、粪便等有机物的影响。
五、猪场消毒程序
疫病发生与流行期间要适当增加消毒频率,消毒要按顺序逐步进行,特别注意消毒药物的浓度,定期更换消毒药物的种类。
1、大门及猪舍进出口
用1:300-400裕菌清或鼎氟醛或3%烧碱注满消毒池,每周更换2-3次;
用1:700-800裕菌清或鼎氟醛对来往车辆彻底喷洒消毒;
用1:1200裕菌清或鼎氟醛溶液进行洗手消毒。
2、人员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在消毒间更衣换鞋戴帽,用紫外线灯消毒15分钟或用裕菌清或鼎氟醛溶液喷雾消毒5分钟后方可入内。
3、猪舍
及时清除杂物、粪便后,用高压水枪从上至下彻底冲洗顶棚、墙壁、地面及栏架,直到洗涤液清澈为止;水洗干燥后,关闭门窗,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12小时;再用1:300裕菌清或鼎氟醛溶液喷洒消毒一次。
4、用具
定期用1:500裕菌清或鼎氟醛溶液洗刷消毒。
5、猪场道路及猪舍四周
可用1:2000裕菌清或鼎氟醛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每周一次,每平方米表面用消毒液300-500毫升,或用生石灰洒于主要道路路口。
6、猪舍空气
定期用1:1000裕菌清或鼎氟醛溶液进行猪舍空间喷雾(带猪)消毒每周1-2次。
7、饮水
用裕菌清或鼎氟醛50毫升/吨水,交替长期使用。
8、产房
地面和设施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用福尔马林薰蒸2小时,再用1:300裕菌清或鼎氟醛溶液消毒一次,事毕用干净水冲去残药,最后用10%石灰水刷地面和墙壁;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洗刷干净,再用1:500裕菌清或鼎氟醛溶液消毒全身进入产房,母猪分娩前用1:50裕菌清或鼎氟醛溶液消毒乳房和阴部。
有效消毒是猪场预防和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手段,通过消毒,可以大大减少猪舍及周边环境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轻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袭,减轻对猪群健康的影响与危害,从而降低用药成本,有效维持猪场的正常生产,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广州华农大实验兽药有限公司 养猪MBA 竭诚为您服务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9 07:2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