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一个新的病毒,要给科学一点时间”。 4月3日,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说。对于此次发现的人感染的H7N9,存在太多未知。9 C6 P5 g. F1 N- y3 q
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管轶称它为杂交病毒,他说对这个病毒特征的任何描述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8 o2 D- G) I: r/ k) s/ u* w+ a
他甚至没有用禽流感病毒来称呼它。他说,根据目前公布的它的基因序列,与它最接近的病毒都是禽流感。“高度相似”。
. E3 P; I/ P* V8 J! z; x, Z 基因重配的新病毒
& }: f5 y$ D4 Q" I* c, N. ^% t7 P0 @8 P+ Z1 \( l; A; Z9 ^
该病毒的两个基因片段来自禽类H7N9,另外六个来源于H9N2
. P; F' Y& o- x" W& R0 G7 m H7N9,这个从未在人群中出现过的病毒已经导致5人死亡。截至昨日,已经有14人感染,感染者多处于危重状态。
: R! L; V- U" @' m; L9 C9 P( k& ?: g8 s H7N9病毒是禽流感病毒中的一个亚型。但与之前在禽类身上发现的H7N9相比,这次在人身上发现的H7N9的基因序列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基因序列里,该病毒的两个基因片段来自禽类H7N9病毒,另外六个基因片段来源于H9N2病毒。' X- G; K: B% [/ R3 l
“病毒发生了重配”。金奇说,重配是流感病毒几率较高的一种变化方式。
3 S) V: e) j; u4 A3 V* g 重配通常发生在两个病毒同时感染一个宿主的时候,它们进入了同一个细胞。“这种情况不会必然发生重配,但会导致这种可能”。 s* E& e) x0 I) I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感防治组的郭姓专家强调,在重配过程中,两个病毒应该同属一个型,比如说都属于禽流感病毒。但金奇认为,“同属于一个型病毒重配的几率高”。3 L* p1 x: a8 F9 s' B* c% k) C
简单来说,病毒发生重配是指两个不同病毒之间进行了重新“组装”。对于有8个基因片段的禽流感病毒来说,病毒重组有多种形式。郭姓专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两张桌子拆了之后组装成一张——“可能你用了其中一张桌子的四个桌腿,也可能只用一个;再和另一张桌子的零件组装,但最终还是一个桌子的形状”。" @8 [# A- B) N* A- ?' I; T
重配后的H7N9保留了它的外部形态,也就是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而内部的6个基因片段全部来源于H9N2。
4 G6 }' O3 Q( ^2 f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8 [( u- O& t: U
在金奇看来,即使是一个基因片段发生改变,都有可能让病毒呈现出新的特性。一个最直接的疑问是,它是否会携带病毒H9N2的特征?+ Y$ \9 ^+ z3 @+ i0 _. M
“这需要时间去判断”。金奇认为,从遗传表型来讲,它会携带H9N2的特征;但对于生物学特征来讲,两个的叠加并不等于一加一等于二。' q: c$ e* X4 q, R$ w: U
“我们现在只能说可能性”,郭姓专家说。H9N2曾在人的身上分离到,这一次H7N9在人群中出现,在他看来,也许是和H9N2的某些特性有关。 j" F$ y* m: J* a
但实际上,H7亚型病毒,并不乏感染人的先例。! G2 I) @ l. w9 K! P
禽流感家族族谱 i" A( B2 b$ S
' b3 ]: h( G6 Y* Q
禽类H7N9此前没有感染人的状况发生,中国此前也未发现该病毒
* Z4 P8 X3 I% i6 K9 Q& { 甲型流感病毒是一个大家族。它以H(血凝素)和N(神经氨酶)的不同亚型来区分种类。其中H的外观很惹眼,像长矛一样凸起于病毒表面。H和N这两者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病毒进入细胞和最后扩散出细胞的能力。
. E0 Q# @0 y7 c4 u& z 通俗地讲,H像是携带了一把钥匙,它通过与活细胞的受体相结合,打开了细胞的生命之锁,进入细胞。而N则在病毒完成复制后,撕裂细胞,让复制后的病毒畅通无阻地离开细胞。! L* |8 P2 T, [! p/ X
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将它们相互之间进行数学组合搭配,推测应该有144种搭配结果,但目前并没有都被发现。/ U- j/ M2 D: A* K1 |4 x
甲型流感中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其中对禽类危害大的亚型也被称为禽流感。
8 u# ^4 O n- ?0 S+ O' ^5 X. b% ~" S H7亚型算是甲型流感家族中的古老系列。在1902年,H7N7就曾经在家禽中暴发。2003年,H7N7曾经导致80多人感染。在这个序列里,曾经感染过人的还包括H7N2,H7N3。除了有一人死亡外,其他多为结膜炎等症状较轻的疾病。
" P8 B5 H; A) J) _# C4 c H7N9此前已经发现了25个毒株,但并没有感染人的状况发生。农业部统计,25个毒株均来源于野鸟。H7N9甚至在中国从未被发现,以上25个毒株数据全部来自于国外研究机构。6 a8 t. b/ Y+ | Y; p. X
1977年就开始从事禽流感研究的郭姓专家在国内从未分离过H7N9。据他所知,美国曾经分离出H7N9,并怀疑它能够在雪貂里传播,雪貂是哺乳类的一种,比禽类更接近人类。
* D1 a; B+ o+ Q7 s3 @4 g( g5 ] 总体而言,在H7亚型的家族中,禽类H7N9并没有显示出强大的破坏力。. u0 v1 w7 z: y
同样,H9N2也没有致人死亡的先例。郭姓专家在国际上第一个发现H9N2可以直接感染人并让人发病。他认为,H9N2的特征是宿主比较广,在人、猪和鸡身上都曾经分离出过,而且它的受体有点接近于哺乳动物的受体。很多兽医的血清里都可以检测到H9N2抗体。4 `" z+ k9 u8 Y- T n+ P4 P% L J
今年春天,中国已有14人感染H7N9,5人死亡。更容易让人联想到H5N1,1997年香港报告了全球首个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死亡的病例,曾经来势汹汹。在临床表现上,两者有相似之处——发病快,肺部病变死亡率高。但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H5N1和H7N9的关联性。
7 a* J/ M9 J- E0 r/ A: S% k H7N9能否人际间传染?# _$ l. V- Z" A: o; i
" u" {. F6 A- ~7 b( D
专家认为病毒是否会人传人由病毒基因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4 d: l( r. z$ C4 K8 w* J8 ^ 对于人感染的H7N9,中国疾控中心表示,由于研究资料有限,目前无法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4 a+ e+ Q! Z( A5 I
郭姓专家表示,一个病毒的毒性是由整个基因体决定的,这是基因的星座效应——基因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丰富,每颗星星都会发挥作用——因此无法快速地判断一种新病毒体的毒性和传播能力。
" u1 F! [+ I! U) _( L& Y 病毒重配后毒性变化也没有规律。从病毒学来讲,病毒发生变化是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从进化角度,毒性不应该越来越强。毒性变强,宿主很快死掉,病毒将无法繁殖。通常病毒应该是减弱的一个趋势。但在个别重配里,“增强、减弱都是有可能的”。
+ G- `3 ^7 M* @, e- f, }' w4 b* | 在感染人之前,H7N9是否已经感染禽类或家畜类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法。此前,中国并未分离出H7N9,农业部也称并未在活禽市场和周边家禽和猪等动物身上检测到H7N9亚型流感病毒。
% T* \8 Y4 R5 A5 T8 W7 @, y$ P 但昨天,农业部发布信息称,已经从上海的鸽子身上找到了这一病毒。基因序列表明,该毒株是低致病力流感病毒,与H7N9禽流感病毒人分离株高度同源。+ M: J- w. U F6 Y2 g
著名科技期刊《自然》杂志(Nature)近日发文称,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它可能在禽类中静悄悄地传播而不产生出严重的疾病,这使得该病毒非常难以监控。
6 \5 G7 x, A7 S/ {* Y# M 郭认为,H7亚型的病毒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这种致病性是针对禽类来讲的。对于H7N9,初步判断是对禽类低致病性的,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禽或野禽虽然感染但并不发病。
* B' u$ f+ q, x: |; Y 在郭看来,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主要由HA决定,在HA中存在连接碳,如果连接碳里有一串碱性氨基酸,一般是高致病性的。如果只有一个,则是低致病性的。“它只有一个”。当然他认为这并不绝对。. r( s! m( }1 Y& E, H! v, \
郭还认为现在并没有迹象表明会出现H7N9在人之间传染的状况。" W9 L1 O6 T( W
金奇则认为,病毒是否会人传人由病毒基因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管是否是禽流感病毒,一个病毒能否人际传染,取决于宿主细胞能否允许病毒进入并复制繁殖。% y4 t# Z3 q: H0 X+ y2 }4 E+ P4 \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资料称,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 Q+ u9 ?* l8 O' Z- h
对这一说法,郭认为现在还无法判断,这种偶然情况到底是什么?H7N9为什么会突然感染人。他认为目前的病例并不能排除感染者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
8 O* Y) w! D: n" C# f 病例呈现散状分布,上海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经隔离结束,并未发病。在郭看来,H5N1也曾经感染人,但已经十多年过去,并没有发生人传人的情况。* K& u" ?# ~; D% L& _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H5N1的被感染者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或者基因有问题”。郭说。
) _+ Z1 J; H1 A 但这一切还仅仅是推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病毒还存在着太多未知。# H6 F+ }9 p# d7 S
金奇说,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索,“我们现在拥有的只是一条一条的线索”。
6 I2 f! {* B' @+ s1 h0 l" b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