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73|回复: 5

[养猪] 俄罗斯报ASF暴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7 08: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 - 俄罗斯兽医机构报告了Volgogradskaya州的一起非洲猪瘟(ASF)暴发。
  世界动物健康组织(OIE)周五2012年6月22日收到了第85号后续报告。
  总共25头猪被发现存在易感性,其中发现4例死亡病例。没有动物被销毁和/或屠宰。
  暴发来源尚不确定。(来源于:ThePigSite)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2-6-27 0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洲猪瘟
                                                                   -- 一类动物疫病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以高热、皮肤发绀、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1 病原学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的惟一成员,过去曾划归虹彩病毒科。
  本病毒能耐低温,但对高温较敏感,60℃20分钟、55℃30分钟均可灭活。能在范围很广的pH值中存活,在pH<3.9或 pH>11.5的无血清介质中能被灭活。血清能增加病毒抵抗力,如pH13.4,无血清存在时仅存活21小时,有血清存在可存活7天。对乙醚、氯仿敏感。8‰的氢氧化钠30分钟,含2.3%有效氯的次氯酸盐30分钟,3‰福尔马林30分钟,3%正苯基苯酚,以及碘化合物能灭活。在血液、粪便、组织及鲜肉和腌制干肉制品中存活很长时间。可在媒介昆虫中复制。
  2 流行病学
  非洲猪瘟1910年发现于东非,现流行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欧洲伊伯利亚半岛和撒丁岛曾经报道。南美及加勒比海四国也曾发生,但已被消灭。我国从未发生此病。
  猪、疣猪、豪猪、欧洲野猪和美洲野猪对本病易感。易感性与品种有关,非洲野猪(疣猪和豪猪)常呈隐性感染。
  传播途径为经口和上呼吸道感染,短距离内可发生空气传播。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可被传染。或通过饲喂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及肉屑;生物媒介(钝缘蜱属软蜱);污染的栏舍、车辆、器具、衣物等间接传染。
  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为主要传染原。病猪在发热前1~2天就可排毒,尤其从鼻咽部排毒。隐性带毒猪、康复猪可终生带毒,如非洲野猪及流行地区家猪。病毒分布于急性型病猪的各种组织、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钝缘蜱属软蜱也是传染源。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5~15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非洲猪瘟的感染期为40天。
  急性型:突然高烧达4l~42℃,稽留约4天。食欲不振,脉搏加速,呼吸加快,伴发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早期(48~72小时)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下降至正常的40%~50%,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幼稚型中性粒细胞增多。
  皮肤充血、发绀,尤其在耳、鼻、腹壁、尾、外阴、肢端等无毛或少毛处,呈不规则的淤斑、血肿和坏死斑。呕吐,腹泻(有时粪便带血)。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发病后6~13天死亡,长的达20多天。家猪病死率通常可达100%,幸存者将终生带毒。
  亚急性型:症状较轻,病程较长。发病后15~45天死亡,病死率30%~70%。怀孕母猪流产。
  慢性型:呈不规则波浪热,呼吸困难,体重减轻。有时表现肺炎、心包炎。皮肤可见坏死、溃疡、斑块或小结;耳、关节、尾和鼻、唇可见坏死性溃疡脱落。关节呈无痛性软性肿胀。病程达2~15个月,病死率低。
  4 病理变化
  急性型: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导致各器官组织发生严重的充血、出血、水肿、坏死、梗死等。淋巴结肿胀,边缘呈红色。尤以肾、肠系膜等淋巴结出血严重,呈紫红色,如血瘤状。脾充血肿大,呈黑色。喉头、膀胱黏膜以及内脏器官表面点状出血。四肢及腹部皮下点状淤血。心包积液,胸水、腹水增多。肺小叶、肠系膜、腰下部、腹股沟有不同程度水肿。少毛、无毛部位呈紫红色水肿,如耳、鼻、四肢末端、尾、会阴、腹股沟部、胸腹侧及腋窝等处。
  亚急性和慢性型:淋巴结、脾、肝窦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是一种特征性的变化,还可能看到与急性型相类似的病理变化。
  5 诊断
  5.1 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检测的指定诊断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诊断方法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病原分离鉴定:血细胞吸附试验(接种原代猪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骨髓细胞,绝大多数非洲猪瘟病毒株会产生猪红细胞吸附现象)、猪接种(分别对猪瘟免疫猪和未免疫猪接种,以区分猪瘟与非洲猪瘟,通常验证无非洲猪瘟地区的初次暴发)、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毒基因组)。
  血清学试验:群特异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印迹试验(确诊)、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敏感性低,仅做感染猪群的筛选)。
  样品采集:用于病原鉴定应采集血液(应在发热初期采集,用肝素按10IU/毫升或EDTA按0.5%添加抗凝)、脾脏、扁桃体、肾脏、淋巴结(采集2~5克,置2~4℃保存或送检,但不能冻结)。
  用于血清学试验应采集血清(感染后8~12天,处在恢复期猪的血清)。
  5.3鉴别诊断
  应与猪瘟(临床及剖检不易区别,应采病料送检)、猪丹毒、猪沙门氏菌病、猪巴氏杆菌病鉴别。
  6 防治
  我国无本病发生,但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禁从有病地区和国家进口猪及其产品。销毁或正确处置来自感染国家(地区)的船舶、飞机的废弃食物和泔水等。加强口岸检疫,以防本病传人。
  一旦发现可疑疫情,应立即上报,并将病料严密包装,迅速送检。同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封锁疫区,控制疫区生猪移动。迅速扑杀疫区所有生猪,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对栏舍、场地、用具进行全面清扫及消毒。详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上下游地区的疫情调查。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监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事之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09: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州猪瘟,对养猪业是场灾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0: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现在养猪都容易爆发这个疫情,那个疫情的,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吧,以前环境简单,养猪业没这么多的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09: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10:2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