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大学有一位教授,名叫池田菊苗,是一位化学家。1908年盛夏的一个晚上,池田回到家里,与妻子一道用餐。忽然,他将目光停在了黄瓜汤上。“今天这碗汤怎么这样鲜!”“汤里除了海带和黄瓜,没有别的东西了吗?”池田问妻子。“是呀!”妻子回答,“这海带里面一定有什么奥妙!”池田自言自语地说道。
从这天起,池田教授仔细地研究海带的化学成分。半年以后,他从海带里提取出一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正是谷氨酸钠大大提高了菜肴的鲜味。于是,池田用谷氨酸钠制成了一种鲜味剂,给它取名为“味之素”,并取得专利。
20世纪初,中国工程师吴蕴初对味之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买了一瓶。很快,他化验出味之素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于是想造出中国的味之素来。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提炼出10克白粉似的结晶,其味道与日本的味之素一样。吴蕴初想:“最香的叫香精,最甜的称糖精,那么,最鲜的东西,不妨取名为‘味精’”。这就是味精的由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