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88|回复: 9

猪温热病的中兽医论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3 18: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温热病的中兽医论治
  猪流行性温热病是目前大家最关心的疫病问题,在没有找到真正病原之前,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常见的抗菌药物来防控,但效果往往欠佳,所以本文从中兽医辨证分析出发,根据疫病的流行及发病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提出中药防控方法。
  一、病因分析
  (一)、综合因素分析
  由于霉菌毒素或圆环病毒长期所在,导致猪体免疫抑制,故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疫苗免疫效果失常。加之热或冷等应激因素,激发猪流感,从而继发或并发猪瘟、伪狂犬、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等混合感染症状。
  1、防控难度大的因素
  因为此症属霉菌毒素中毒或圆环病毒病、猪瘟、猪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等混合感染。尤其是霉菌毒素参与,实难防控。这点很多业内人士未曾重视。
  2、传播之快因素
  笔者认为,主要是猪流感,其扮演了“导火索”的角色,加之猪大都处于免疫力低下状态。
  (2)、中兽医角度论证
  该病属于湿热薀积,热毒逐步侵入卫气营血所致。患温病时影响到很多脏腑病变。
  1、从五行五脏论治
  从心和肝论治
  心为五行中火,与小肠为表里,与肝为相生关系。温热病时心热内盛,故高热。热扰心神,神无所主,故神昏喜睡。治宜清心火,如黄连、莲子等;心与小肠为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因而小肠不分清浊,尿赤涩。因此,宜用车前子分清浊,亦可用木通等利尿;心与肝相生,肝木生心火,心火重波及肝木,子病犯母。肝经有炎,肝火上炎,肝开窍于目,故眼结膜发炎,治宜清肝火,如夏枯草等;若肝火重,则易出现神经性痉挛,即神经症状。宜用龙胆草等泻肝火;同时,还宜用白芍等来柔肝,以防肝木旺盛而助心火。清泻柔肝,心肝二经之火同除,子母病同时调治,去火热才彻底。不然易反弹。
  从脾胃论治猪温热病便秘与腹泻,呕吐,以及出血瘀斑。
  温热病时心火泼及脾土,火生土,母病及子,故脾失健运,水湿下注为腹泻,故宜益气健胃、升举利湿,常用黄芪、茯苓等;脾气虚而不统血,血溢出经络之外,故全身皮下和内脏出血;气为血帅,脾气虚而血不行则皮肤瘀斑发紫。湿热蕴结日久,气血不畅,则脾脏肿大,血色变黑;气血不调,则母猪发情失常,屡配不孕。治宜行气、行血止血、燥湿,常用枳壳、当归、川芎、苍术等。
  脾与胃为表里,故温热病时,心火灼伤胃阴,胃出现阴虚火旺,因而猪口干唇燥,粪球干小。治宜滋养胃阴,清泻胃火,生津止渴。常用麦冬、生石膏、知母等。湿热困脾,脾胃升清降浊作用失常,故呕吐。治宜化湿降浊,常用草果仁等。
  从肺肾论水液论治
  燥热伤肺;猪温热病时肝经火旺,肝木侮肺金,燥热伤肺津,使肺气不得宣降,宜用桔梗等宣肺;心肺同居上焦,心热泼及肺,故呼吸急促,剖检可见肺炎病变;日久重者,肉腐为脓,剖检可见肺痈病变;肺为水上之源,脾有运化水湿之功,当湿热侵袭机体,水湿滞留于肺,则出现肺水肿,或出现胶冻样物质。宜清肺热,滋肺阴,利水,通肺络。常用桑白皮、猪苓、天冬、鱼腥草等。
  肾阴虚火旺:肺金有病而不能生肾水,母病及子;肾阴又被心阳独亢之燥热烧灼,故肾水干枯,不能滋润大肠,故粪便干燥;热伤于肾,则冲任不固,伤及胎元及胎儿,故出现流产弱胎,甚至死胎,木乃伊胎。因而宜用“泻南补北法”,去心火,滋肾水,常用黄连、生地、女贞子等。
  从五脏论治猪温热病总原则是:抑肝木,泻心火,补脾气,滋肺阴,补肾水。
  2、从气血津液论治
  气虚血热:营气虚而不能推动血行,故热血妄行而溢出经络,出现出血或淤血斑,因此宜用黄芪等补气;用生地、大黄等凉血分清;行气、行血用枳壳、丹参等。用金银花、大青叶、荆芥等消斑透疹。
  津液干枯:由于热伤津液,致使津液枯竭,故粪结尿赤,鼻干唇燥等。故宜清热生津滋阴很重要。宜用天冬、生地等。
  从气血津液论治猪温热病总原则是:补气行血,凉血分清,消斑透疹,滋阴生津。
  2、分析与结果
  ①清热泻火与滋阴生津二者同等重要
  金代医学家刘完素认为:肾为水脏,虚则实,实则寒;心为火脏,靠肾水制约,故他主张以养肾水泻心火的治疗法则,养肾水是治本,泻心火是治标,二者同用,标本兼治,有异曲而同工之妙。正如《素问 玄机原病式 火类》中说:“泻实补衰,平而已矣。”猪温热病治疗中既要使用清热泻火药,更要重用滋阴生津药,二者同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单用清热泻火药无法取得好的效果,这在《元亨疗马集》中已经有很好的解释:“热者施凉剂不效者,肾水不足也”,治当“肾水不足者,降火滋阴”。治疗猪温热时欲除其高热,宜用“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补肾水。补肾水以养阴退阳,这正是“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的治法。由此看来,治猪温热这类高热症,清热泻火药和滋阴生津药在治疗中同等重要。
  ② 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脾是后天之本”,“脾是脏中之母”。脾胃如同树之根,没有脾的生化作用,诸脏失养,生命无法存在;“胃为纳谷之海”,没有胃的纳谷,脾无法进行生化运化,所以没有胃生命也就无法存在。在猪温热病治疗中一定要注意调理脾胃,脾胃功能好才能从食物中吸收营养来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使机体恢复健康。因此,古人云:“谷神不死,生命不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谷神”是指脾胃功能。只要脾胃功能还正常,生命就还有希望。
  ③ 行气理血,消斑透疹亦很重要
  “气血不通,百病乃生”,“不通则痛”。猪温热病时营气虚弱,不能推动血行,热血妄行于经络之外,固产生出血斑疹。猪温热病后期出现血液循环衰竭而亡,固死后四肢内侧因血瘀滞而呈青紫色。因此,猪温热病治疗中补气、补血理血、消斑透疹等很有必要。通过促进气血运行,使机体内各种营养分布在体内逐渐向最佳部位运行,疾病就得以恢复,生命就走向健康。这正如古人云:“气血行则百病消”。
  3、结论
  中医讲:“治病容易诊病难。”只要深入了解病情,分析透彻,诊断清楚,合理施药。猪温热病自然亦迎刃而解,其成方“万灵•瘟易净”、“促免瘟毒宁”即其成果。
  其临床适用于温病范畴常见病,如猪瘟、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流行性温热病、圆环病毒病与细菌病混合感染等,都有其确切的防控效果。
  同时,其对种猪繁殖障碍型疾病有很好的防控效果,无形中提高种猪的生产力。临床亦表明,其对霉菌毒素危害亦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注: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yinhongshu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13 18: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兽医理论总觉得难以理解,比较玄。所知不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20: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要实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22: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23: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分析得很全面,平时,病初,中期,后期的保健和治疗怎样用中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11: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调理脏腑机能,提高免疫力,清热解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7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2: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理论的多啊,,,有没有实战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21: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分析的相当全面,但对文中部分内容还是持保留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8: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自己的看法 部分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21: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