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3-10 16: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浏览近几期的农业类期刊,发现好几篇关于仔猪乳前免疫有没有必要的文章.观点各不相同.
一、刘明亚[1],结论:结果表明,母猪产前产后的高水平猪瘟使仔猪具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在一定时间接种猪瘟疫苗后,仔猪体内的抗体水平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并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下降后的抗体水平上升非常缓慢,使免疫猪产生一个免疫间隙期.该研究证明了仔猪体内高水平母源抗体对免疫的疫苗产生了中和作用,使抗体效价迅速降低和疫苗有效作用成分减少,因此,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非常重要.对于该文章:实验结果表面现象很正确,但是要更准确的得出该研究要证明的内容,是否缺少对照组----张新成或冷和平文章中的对照组.
二、冷和平等[2],结论:结果表明,乳前免疫可能存在使仔猪产生免疫耐受性的风险,仔猪母源抗体值与母猪抗体值显著相关;仔猪通过吸食初乳,能获得几乎与母猪相同的对猪瘟的免疫力,而且可以维持足够长时间;仔猪的猪瘟免疫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母猪的猪瘟免疫来解决,乳前免疫纯属不必要;如果猪场担心猪瘟问题,适当提高仔猪猪瘟免疫时间,似未尝不可.
文章问题:1,关于免疫耐受性,在实验中并未证明.
2,七日龄分析乳前免疫对猪瘟母源抗体的中和作用是否合理?可会有此可能:在一至七日龄期,乳前免疫猪所注疫苗既中和了部分抗体,又有一部分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所以达到与常规水平不显著?乳前免疫与常规免疫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不能说明中和作用有限.
3,仅从七十,九十八日龄分析耐受性是否合理?是否应多做几次不同日龄的采集?
4,“把初免时间适当提前,在母源抗体较高时进行初免......只要适当加大剂量......”与樊福好2010中“若仔猪出生后免疫系统发育非常完善,则根本无须母源抗体的保护.在自然进化中,母源抗体的出现恰恰弥补了仔猪免疫系统发育的不足.....”a,猪免疫系统发育时间?母源抗体高时,发育是否成熟.b,加大剂量,若发育不成熟,是否有免疫耐受的可能.c,这样做是否能避免刘明亚文中所述的免疫间隙期.
三、樊福好2008 [3] “注射疫苗两小时吃初乳的猪抗体效价为最高(王治方实验可证明,我也赞成),其理论依据是......产生免疫应答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小时左右.”..........仅仅需要两个小时的结论显然是不具备科学性的.
1,免疫应答有三个阶段:致敏,反应,效应.致敏即对抗原的识别.两个小时似乎确实不能完成整个免疫应答,但致敏阶段应该是会发生的,其发生程度对免疫应答起关键作用.
2文中“新生仔猪36--48小时内的肠黏膜对IgG都有通透性,随后随着小肠内的酶活性的增加,免疫球蛋白将被降解(看上去好像是肠道关闭了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应是胃尚未正常工作,允许大分子蛋白通过,进入肠道被吸收,而一段时间后,胃蛋白酶等发挥作用,将免疫蛋白分解为多肽等,不允许大分子蛋白通过,而肠内消化酶主要是将多肽等分解为氨基酸,并不能分解大分子蛋白.
3关于耐受性 文中指出大多数抗原在高剂量时能诱导免疫耐受,而低剂量时则引起免疫反应.乳前免疫是否用的高剂量?而且是否可用专用的乳前免疫疫苗?
四、樊福好2010[4] 文章前四段很正确,但并不能提供证明其观点的依据,第五段(第四条)是“超免”的缺点,第六段内容在实验中并未得出,第七段强调滥用疫苗和过早接种疫苗的危害,说“超免”滥用显然不合适,而过早接种的危害是因何而起,是否存在其它因素,如疫苗质量,种类,用量等造成?文中“使用抗生素的目标是不再使用抗生素,使用疫苗的目标是不再使用疫苗.”理论是理论,就像运动定律在现实中不现实一
样。
五、伍少钦等[5] 文章结论:常规免疫组明显优于乳前免疫组.
文章问题:1所用疫苗非零免活疫苗.2超免组用量为两头份.
六、王治方等[6],通过对超免与非超免组的实验,得出如下:20日龄A、B、C猪瘟超前免疫组和非超前免疫组猪瘟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但在30日龄后超免组均明显高于非超免组,充分说明猪瘟超前免疫的真正价值体现在仔猪断奶后的一段时期,而这一阶段往往是养殖场(特别是猪瘟污染场)最危险的时期.
文章问题:1免疫日龄.非超免组为20-60日龄,超免组为0-40日龄.认为20-60不合适,20日龄母源抗体明显很高,疫苗所能发挥的效果明显降低,且用量也不高,在与超免组比较时先一步就处于劣势.2仔猪断奶候的一段时期,也就是所称间隙期,是否是猪瘟感染最严重的时期,可有统计资料为依据,得猪瘟的猪是在此期间感染的占多大比例?
几篇文章有争议的地方:一。操作问题,有说困难,有说不是很难. 二。疫苗种类、用量和日龄.各实验所用疫苗、用量和日龄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都对要达到其想要的结论起极积作用. 三。樊福好并未用实验证明其理论. 四。免疫机制的时间存在争议。
我认为:1.超免应有其专用疫苗与用量,其达到的作用应仅是“抛砖引玉”的,与疫苗的毒性与用量有很大关系.2.分区域可行,如猪瘟高发区可行.3.猪场要有严格的管理,合理的分工.
本人仅为一名在校本科生,所言不当之处,望各位前辈、老师海涵.
赵鹏
2010年3月7-10日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