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edtree

如何提高虾料水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2 16: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考虑加保水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4 14: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高手很多啊。虾料生产应该有后熟化设备和烘干(抛棱)设备,这是提高虾料水中稳定性的必要设备。从楼主的说法看,如果没有后熟化和烘干设备,我建议提高冷却塔风量,加快排料速度,这种闪蒸水分的方法对水分减少比较小,但对成品品质有一定影响;还有,建议将调制的蒸汽压力减小一些,可能对提高成品水分有帮助。

点评

虾料的生产都有后熟化,熟化的工艺各有不同,其他厂家冷却工艺怎么样我不清楚,我们不用烘干,我们是在熟化后进入冷却塔自然风冷,这个过程关键要控制料温,14楼朋友说得很对,不管在那道生产工艺加游离水,最后都会被蒸发掉,要想办法是物料与水形成结合水。  发表于 2009-10-17 16:52
虾料的生产都有后熟化,熟化的工艺各有不同,其他厂家冷却工艺怎么样我不清楚,我们不用烘干,我们是在熟化后进入冷却塔自然风冷,这个过程关键要控制料温,14楼朋友说得很对,不管在那道生产工艺加游离水,最后都会被蒸发掉,要想办法是物料与水形成结合水。  发表于 2009-10-17 16:52
虾料的生产都有后熟化,熟化的工艺各有不同,其他厂家冷却工艺怎么样我不清楚,我们不用烘干,我们是在熟化后进入冷却塔自然风冷,这个过程关键要控制料温,14楼朋友说得很对,不管在那道生产工艺加游离水,最后都会被蒸发掉,要想办法是物料与水形成结合水。  发表于 2009-10-17 16:52
虾料的生产都有后熟化,熟化的工艺各有不同,其他厂家冷却工艺怎么样我不清楚,我们不用烘干,我们是在熟化后进入冷却塔自然风冷,这个过程关键要控制料温,14楼朋友说得很对,不管在那道生产工艺加游离水,最后都会被蒸发掉,要想办法是物料与水形成结合水。  发表于 2009-10-17 1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4 14: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怎么不说话?

点评

赞成你的说法,加游离的水解决不了提高水分的问题,要想办法让原料中的水分变成结合水,这个在工艺和原料使用上有待探讨  发表于 2009-10-17 16:44
赞成你的说法,加游离的水解决不了提高水分的问题,要想办法让原料中的水分变成结合水,这个在工艺和原料使用上有待探讨  发表于 2009-10-17 16:44
赞成你的说法,加游离的水解决不了提高水分的问题,要想办法让原料中的水分变成结合水,这个在工艺和原料使用上有待探讨  发表于 2009-10-17 16:44
赞成你的说法,加游离的水解决不了提高水分的问题,要想办法让原料中的水分变成结合水,这个在工艺和原料使用上有待探讨  发表于 2009-10-17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4 17: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开一项最新发明:提高虾配合饲料的水分
   现在虾料企业的产品普遍水分偏低,处于7-9%之间,造成水分低的主要原因是微细粉碎。
   要解决的办法是加水,加游离水(指纯水)很快蒸化掉,必须加结合态的水,不易蒸化。
  08年我研究过提高虾料水分的办法,就是把水和玉米淀粉加热成糊状,比例按3%~5%使用玉米淀粉,记住先用蒸汽加热水,然后用少量水把玉米淀粉混合,待水加热到100度左右,一边搅拌一边缓缓倒入调好的淀粉浆,直到成糊状即可。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加入到饲料中。这样保水效果较好。不妨试一试。
  敬请关注本人其他发明专利:虾蟹用诱食剂、微囊赖氨酸、微囊蛋氨酸、复合微囊氨基酸133.3325.9357李先生

点评

赞成你的说法,加游离的水解决不了提高水分的问题,要想办法让原料中的水分变成结合水,这个在工艺和原料使用上有待探讨  发表于 2009-10-17 16:45
赞成你的说法,加游离的水解决不了提高水分的问题,要想办法让原料中的水分变成结合水,这个在工艺和原料使用上有待探讨  发表于 2009-10-17 16:45
赞成你的说法,加游离的水解决不了提高水分的问题,要想办法让原料中的水分变成结合水,这个在工艺和原料使用上有待探讨  发表于 2009-10-17 16:45
赞成你的说法,加游离的水解决不了提高水分的问题,要想办法让原料中的水分变成结合水,这个在工艺和原料使用上有待探讨  发表于 2009-10-17 1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4 19: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如果不是烘干机,水分不可能降低到7-9%,冷却塔只能带走锅炉蒸汽中的水分,原料中的水分只能带走很少很少。如果是冷却塔,建议你重新考虑你的水分检测程序:取样,样品存放过程要密闭,恒温干燥箱的温度,干燥皿中硅胶的含水量,干燥皿中冷却的时间。。。。。。如果是烘干机,那么水分那么低是正常的,如果你前道工序有后熟化器,那么在调质过程中可喷水进去,这样可减少水分的丢失。但经验不够要做好有可能发霉的准备。

点评

我们的调质水分并不低,再加也加不上去,加多了不好制粒啊,14楼朋友的解释很有道理,要想办法使物料与水分形成结合水,这样水分不容易蒸发  发表于 2009-10-17 16:56
我们的调质水分并不低,再加也加不上去,加多了不好制粒啊,14楼朋友的解释很有道理,要想办法使物料与水分形成结合水,这样水分不容易蒸发  发表于 2009-10-17 16:56
我们的调质水分并不低,再加也加不上去,加多了不好制粒啊,14楼朋友的解释很有道理,要想办法使物料与水分形成结合水,这样水分不容易蒸发  发表于 2009-10-17 16:56
我们的调质水分并不低,再加也加不上去,加多了不好制粒啊,14楼朋友的解释很有道理,要想办法使物料与水分形成结合水,这样水分不容易蒸发  发表于 2009-10-17 16: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9 16: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你的调质水分是用什么测的。。。不管怎么测但出模到成品一般都是去掉四个水分。你们而是去掉五个。。先把烘干蒸汽关了。还然减少料在烘干的时间。。再把冷却塔的风门在没热料的情况下昼的减小。这样一般可以提高0。2——0。5个水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0 12: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路过,踩过,飘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0 20: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料在冷却待时间太长了吧?正常时冷却拿不走那么多水分。或是开制粒机不连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0 2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你说的工艺,应该调整冷却时间和制粒工操作技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18: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