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47|回复: 9

【求助】谁有L-苏氨酸的国家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14: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有L-苏氨酸的国家标准?急需。

感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xishuanhu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3 15: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国家标准啊?说清楚点嘛!
是饲料中的检测标准?还是产品合格标准?还是其它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6: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做验收标准,需要的是如干燥失重、含量、比旋度及重金属等方面的指标
发表于 2009-1-13 17: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仅供参考,国家标准要花钱卖,网上还找不到电子版的,10元一本
一、结构与性质
  名  称:L-苏氨酸(L-Threonine)(β-羟基-α-氨基丁酸)
  法定编号:CAS 72-19-5   
  结构式:
                        
  分子量:119.12
  性  状:白色斜方晶系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253℃熔化并分解。高温下溶于水,25°C溶解度为20.5g/100ml。等电点为PH6.16。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

二、用 途

  苏氨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强化剂,可以强化谷物、糕点、乳制品,和色氨酸一样有恢复人体疲劳,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医药上,由于苏氨酸的结构中含有羟基,对人体皮肤具有持水作用,与寡糖链结合,对保护细胞膜起重要作用,在体内能促进磷脂合成和脂肪酸氧化。其制剂具有促进人体发育抗脂肪肝药用效能,是复合氨基酸输液中的一个成分。同时,苏氨酸又是制造一类高效低过敏的抗生素——单酰胺菌素的原料。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发展,苏氨酸作为饲料用氨基酸,广泛用于添加仔猪饲料、种猪饲料、肉鸡饲料、对虾饲料和鳗鱼饲料等。具有下列特点:

  ——可调整饲料中氨基酸平衡,促进生长;
  ——可改善肉质;
  ——可改善氨基酸消化率低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
  ——可生产低蛋白的饲料,有助于节约蛋白质资源;
  ——可降低饲料原料成本;
  ——可降低畜禽粪便和尿液中的含氮量,畜禽舍中氨气浓度及释放速度。

三、质量指标

外 观  黄白结晶状粉末
干燥失重 1.0%(max)  
灼烧残渣 0.5%(max)  
纯度 98.5%(min)  
比旋光度  -26.7°C -29.6°C
重金属 (Pb)  10PPM Max
砷 (AS)  2PPM Max
PH 值  5.0-6.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6: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非常感谢!!!受教了!
发表于 2009-2-5 10: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有一份,供大家参考:
前    言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西安)、长春大成实业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彩会  陈莉  贾青  李会玲  姚天玲  梁红锐  杨汉卿  冯西辉  李明涛

















饲料级  L-苏氨酸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级L-苏氨酸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糖质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提取制成的饲料级 L-苏氨酸。
化学名称:L-2-氨基-3-羟基丁酸
分子式:C4H9NO3
相对分子质量:119.12(按200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结构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435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0648 饲料标签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GB/T 13080 饲料中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4699.1-2005/ISO 6497:2002 饲料  采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和性状
本品应为白色至浅褐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微甜。能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醚和氯仿。有旋光性。
3.2  技术指标
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技术指标
项  目        指 标
        一级        二级
含量(以干基计),%        ≥98.5        ≥97.5
比旋光度
- 26.0°~-29.0°
干燥失重,%        ≤1.0
灼烧残渣,%        ≤0.5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
砷(以As计),  mg/kg        ≤2
4  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规定,在标准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水,符合GB/T6682三级水规定。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 601、GB/T 602和GB/T 603之规定制备。
4.1  鉴别试验
4.1.1  试剂
    茚三酮。
4.1.2  仪器
    红外分光光度仪。
4.1.3  鉴别方法
4.1.3.1  取本品0.05g,加水50 mL使溶解,加茚三酮0.05g,加热,溶液显蓝紫色,随着温度升高,颜色加重。
4.1.3.2  红外鉴别: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的对照图谱(光谱集957图)一致。
4.2  L-苏氨酸含量的测定
4.2.1  试剂和溶液
4.2.1.1  甲酸。
4.2.1.2  冰乙酸。
4.2.1.3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0.1mol/L。
4.2.1.4   -萘酚苯基甲醇指示液:2g/L冰乙酸溶液。
4.2.2  仪器
自动电位滴定仪或酸度计: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合电极),并备有磁力搅拌器和滴定装置。
4.2.3  分析步骤
称取预先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试样0.2g,精确到0.2 mg,加甲酸(4.2.1.1)3mL和冰乙酸(4.2.1.2)50mL使溶解,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4.2.1.3)滴定,用电位滴定仪滴定至终点。或选用指示剂,加 -萘酚苯基甲醇指示液(4.2.1.4)10滴,溶液由橙黄色变为黄绿色。用时做空白试验。
4.2.4  结果计算
L-苏氨酸含量X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公式(1)计算:
                    X=   ……………………………………(1)
式中:c—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试样溶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空白溶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19.12—L-苏氨酸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1000—将体积v和v0由毫升换算为升。
若试样滴定的温度与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时的温度差别超过10℃,则应重新标定;若未超过10℃,则应根据公式(2)将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0校正为c。
        ……………………………(2)
式中:0.0011—冰乙酸的膨胀系数;
      t0—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试样滴定时的实际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c0—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在温度为t0的标定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
4.2.5  允许误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3%。  
4.3  比旋光度测定
4.3.1  仪器
旋光仪:用钠光灯(钠光谱D线589.3nm)作光源。
4.3.2  测定方法
试样在105℃干燥至恒重,称取干燥试样约3g,精确到0.2mg,加水温热溶解(若样品溶液颜色较深,溶解后加少量活性炭,过滤,用水洗涤数次),并全部转入50mL容量瓶中,调节溶液温度至20℃,并稀释至刻度,中速定性滤纸过滤,滤液用旋光仪测定旋光度。
4.3.3  结果计算
L-苏氨酸在20℃下,对钠光谱D线的旋光度 按式(3)计算:
                               ………………………………(3)
式中: —测得的旋光度;
       —旋光管的长度,单位为分米(dm);
       —每100mL溶液中所含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4.4  干燥失重的测定
按GB/T 6435执行。
4.5  灼烧残渣的测定
按GB/T 6438执行。
4.6  重金属(以Pb计)的测定
按GB/T 13080执行。
4.7  砷的测定
按GB/T 13079执行。
5  检验规则
5.1  抽样方法
按GB/T 14699.1执行。
5.2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为外观性状、含量和干燥失重。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入库或出厂。
5.3  型式检验
本标准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b)  原料变化或改变主要生产工艺时;
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d)  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5.4  判定规则
若检验结果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自两倍的包装中抽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6  包装、运输、储存和保质期
6.1  标签
按GB 10648执行。
6.2  包装
    本品装入适当的包装容器内。包装应符合运输和贮存的规定。
6.3  运输
本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受潮。不得与有毒有害或其他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6.4  贮存
本产品应于干燥、通风处贮存,防止日晒、雨淋、受潮。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贮。
6.5        保质期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本产品保质期为36个月,开封后应尽快使用。

——————————
发表于 2009-2-5 10: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受教了 企业标准应该跟这个不一样吧
发表于 2009-2-5 13: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就是由那个公司起草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13: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可以参照这个了。
发表于 2009-4-7 14: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我也有我也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4 08: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