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县级粮库和国家储备库、粮食加工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时,资金实力有限、收购价格毫无优势的县级粮库自然被农民和经纪人抛弃。在国家出台最低收购政策后,由农发行和国家财政保证的资金和利润就成为了县级粮库的救命稻草。
记者在山东德州武城县看到,武城县粮食局坐落在宽达40米的政府大道上,但和紧邻的电力局、水利局崭新的办公楼比起来显得破败、寒酸。
而在山东宁津县的粮库门口,挂着的门牌已经斑驳不堪,“那里面早就已经没有粮食了。”一位司机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不少山东县级粮库的境况和河北南皮县类似。
粮站痛苦改制
在粮食系统工作了30年的邵文新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红火情景,当时国家除了统一收购“公粮”外,还提倡议购议销,鼓励粮食部门自主经营创收,而南皮县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当时建了一批面粉厂、油脂厂等企业,整个县粮食系统有1000多人。”邵文新说。
随后,中国粮食体制经历几次改革,均以发展市场经济、放开粮食经营、实行政企分开为目标,最彻底的一次发生在2004年,这可以称为一次大规模的“国退民进”运动。
2004年改制之前,南皮县有15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这次改革只保留一个国有企业,其他都改制为民营性质,“国家退出之后,私营企业上去了,已经占据市场很大一部分,现在南皮县成规模的私人粮食流通企业有三四十家。有的没有粮食经营许可证也在经营,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监督查处力量,所以还很难杜绝。 ”
原来十几个国有粮站有700多人,但现在,大多数人被解除劳动合同,“这里面分为几种情况,年龄大的办理内退,不够岁数的支付一次性补偿金后下岗自谋出路,现在仅有的那个国有粮库只聘用了十几个人。虽然‘减员增效’了,但成功的经营之道还没有被探索出来。粮食局的工作也面临着一个大的转变,从原来管理经营下属企业转向依法管理全社会的粮食体系。”邵文新说,“这一轮国有粮站的改制还没有结束,只完成了五六个,进一步的工作包括剩余粮站资产的拍卖、协议出让、租赁等。”
山东武城县则已经将所有下辖的10个粮站租赁给原有的粮食系统职工经营,“每年收几万元的租赁费。”一位李姓局长告诉记者。
国有粮库被迫与外资“合作”
由于没有国储库和省储库的有利身份,县粮库的经营举步维艰。
“县里保留的一个粮库已经完全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2004年改制之后,国家不再给县级粮库拨款,由于严重缺乏购粮资金,县里的粮库都已经空了,现在就是搞一些短期的周转经营。”邵文新向记者介绍说,“并不是粮库本身不愿意参与市场竞争,而是条件有限。国有粮食企业要想搞经营需要大量资金,托市收购是统购统还(托市购粮后按国家计划再售出,回款还给国家),贷款没有风险,而自主经营会有风险,所以申请农发行的贷款很困难,需要找企业担保,而我们粮库找不到合格的担保人。”
因此,当去年一家叫做益海集团的外资粮商提出合作的要求,使用县库存贮玉米时,双方一拍即合,“益海集团以55元/吨的价格支付管理存贮费用。”南皮粮库现在为益海存储着2500吨玉米,按照约定,今年8月份以前提货。这给粮库带来的收入是13.75万元。
也许正是中国粮食体制改革造成的县级粮食系统的经营困境,给了益海集团这样的外资粮商进入中国粮食市场机会。毕竟县里的粮库也要生存,只要有钱赚,就会有合作。
“我觉得国家政策应该统一,现在国家老想把粮价控制在一定程度,但是如果这些跨国粮商通过渗透我们的粮食经营企业、加工企业,掌握一定的粮源,那样国家想控制是很困难的。现在益海已经渗透得很厉害,如果不是国家把粮价压得这样低,使得他们觉得风险太大,没有进一步收购,否则肯定会把很多县库填满。”邵文新介绍,国家控制玉米主要在东北,而在华北地区没有玉米的托市收购任务,所以益海选择在这里进行收购,“他们渗透的程度主要看市场价格,在国家强力控制下,他们搞了一段时间就不敢搞了。”
“他们的意图一是看好中国粮食;二是国有粮企退出之后,他们希望能进入这个市场,因为一般民营企业没有这么大的能力。而作为外资粮商,益海集团有雄厚的资金。” 邵文新说。
“益海已经和河北很多地方粮库建立了这样的合作关系。”一位益海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不仅仅是河北。有关人士介绍,益海集团在山东已经建立了嘉祥、清运、武城三个仓库。记者看到,在山东某县的经济开发区,“××益海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外资粮商掌握了中国植物油销售的终端渠道,然后他们再建立或收购面粉厂、大米加工厂,用植物油的销售渠道进入粮食消费市场,这就给我国粮食流通带来极大风险。”包克辛说,目前世界四大粮商都来找中储粮谈。他们一方面建立粮食加工流通企业,一方面开始寻找粮源。中储粮是中国最大的粮食储备企业,是他们合作的首选对象。
包克辛提醒,“即使跨国粮商不与中储粮合作,他们也能找到粮源。现在的地方粮食企业大都经过改制,很多变成了个人承包,很容易被他们收购,或者充当他们获取粮源的工具。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警惕性,在招商引资中,普遍存在外资优于内资的思想。有的地方政府极易被他们利用,给他们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让他们建立或并购粮食加工企业。”
“很明显,如何平衡‘基层粮食系统的生存’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决策层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一位粮食购销领域的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