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8-26 14: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4.1 挥发性盐基氮(VBN)
4.1.1 半微量定氮法
4.1.1.1 原理
挥 发 性 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
类等碱性含氮物质。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在碱性溶液中蒸出后,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4,.1.2 试剂
4.1.1.2.1 氧化镁混悬液(10g /L):称取1.0 g 氧化镁,加100m L水,振摇成混悬液口
4. 1.1.2.2 硼酸吸收液(20 g/L).
4.1.1.2.3 盐酸[c(HCD=0.010 mol/L」或硫酸[c(1/2H2SO4)=0.010 mol/L〕的标准滴定溶液。
4.1. 1.2.4 甲基红一乙醇指示剂(2 g/L).
4. 1. 1.2.5 次甲基蓝指示剂(1 g/L),
临 用 时 将上述两种指示液等量混合为混合指示液。
4.1.1.3 仪器
4.1.1.3.1 半微量定氮器。
4.1 .1.3.2 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0.0 1m L.
4. 1.1.4 分析步骤
4.1.1.4.1 试样处理:将试样除去脂肪、骨及键后,绞碎搅匀,称取约10. 0 g,置于锥形瓶中,加100
mL水,不时振摇,浸渍30 min后过滤,滤液置冰箱备用。
4. 1.1.4.2 蒸馏滴定:将盛有10 mL吸收液及5滴~6滴混合指示液的锥形瓶置于冷凝管下端,并使
其下端插人吸收液的液面下,准确吸取5.0 M I一上述试样滤液于蒸馏器反应室内,加5m L氧化镁混悬
液(10 g/L),迅速盖塞,并加水以防漏气,通人蒸汽,进行蒸馏,蒸馏5 min即停止,吸收液用盐酸标准
滴定溶液(0.010 mol/L)或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终点至蓝紫色。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4. 1.1.5 结果计算
试 样 中 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按式(1)进行计算。
量按式(1)进行计算。
X=(V,一V2)Xcx14 / mX(5/100)X100
式 中 :
x— 试 样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loog );
V, - 测定用样液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i — 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 盐 酸 或 硫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14— 与 1.00 m 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1)=1.000m ol/L〕或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
H, S0 4 )= 1 .0 00 m ot /L〕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 试 样质量,单位为克(g)。
计 算 结 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1. 1.6 精密度
在 重 复 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4. 1.2 微it扩散法
4. 1.2.1 原理
挥 发 性 含氮物质可在370C碱性溶液中释出,挥发后吸收于吸收液中,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
含量。
4. 1.2.2 试荆
4. 1.2.2. 1 饱和碳酸钾溶液:称取50 g碳酸钾,加50 mL水,微加热助溶,使用上清液。
4. 1.2.2.2 水溶性胶:称取10 g阿拉伯胶,加10 mL水,再加5 mL甘油及5g无水碳酸钾(或无水碳
酸钠),研匀。
4. 1.2.2.3 吸收液、混合指示液、盐酸或硫酸标准滴定溶液(0.010 mol/L)分别同4.1.1.2,
4.1.2.3 仪器
扩 散 皿 (标准型):玻璃质,内外室总直径61m m,内室直径35m m;外室深度10m m,内室深度
5 mm;外室壁厚3 mm,内室壁厚2.5 mm,加磨砂厚玻璃盖。
微 量 滴 定管同4.1.1.3.2,
4. 1.2.4 分析步骤
将水 溶 性 胶涂于扩散皿的边缘,在皿中央内室加人1m L吸收液及1滴混合指示液。在皿外室一
侧加人1. 00 mL按4.1.1.4制备的样液,另一侧加人1 mL饱和碳酸钾溶液,注意勿使两液接触,立即
盖好;密封后将皿于桌面上轻轻转动,使样液与碱液混合,然后于370C 温箱内放置2h,揭去盖,用盐酸
或硫酸标准滴定溶液(0.010 mol/L)滴定,终点呈蓝紫色。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4. 1.2.5 结果计算
试 样 中 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按式(2)进行计算。
X=(V1-V2)XCX14/mX(1/100)X100
式中:
X,VVi,c,14,m 同4.1.1.5,
2.6 抽密度
同4.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