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水产 水产快讯 国内水产 查看内容

中国率先倡导节能减排低碳渔业

2010-11-29 17:07| 发布者: feifei8526| 查看: 891| 评论: 2|原作者: 唐浩|来自: 科技日报

摘要: 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中国工程院第109场工程科技论坛“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等领导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中国工程院第109场工程科技论坛“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等领导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幕式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院长张显良主持。来自全国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2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指出,我国是率先提出渔业碳汇概念和倡导发展碳汇渔业的国家,发展渔业已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

  潘云鹤深入分析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低碳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破资源环境刚性束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渔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结合工程院“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部署,他从技术层面,对今后一段时期渔业科技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构建现代渔业技术体系、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中国科协副主席、水科院名誉院长唐启升院士在“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渔业”的主题报告中,分析了渔业碳汇形成的过程和机制,提出了低碳渔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碳汇渔业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应用前景,推进渔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坛提出,我国渔业为二氧化碳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型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海水中的溶解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贝类通过促进生长的方式使用海洋碳,我国浅海贝藻养殖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健康的蓝色海洋食物,同时又能对减排大气二氧化碳做出贡献,是一种双赢的人类生产活动。按照现有贝藻产量比例计算,海水养殖每年从水体中移出大约130万吨碳。预计到2030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到2050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预计达到3500万吨,将进一步带动渔业碳汇的增加,海水养殖碳汇总量可达到400多万吨,其中贝类固碳180万吨,藻类固碳235万吨。

  徐旭东、李怒云等40位专家发表了见解。针对我国农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系列政策和措施。全面评价了渔业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技术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对发展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满足当前需求,节约资源、修复环境,推动国家减排目标实现;又要着眼长远目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推广碳汇渔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由 feifei8526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wdc28 2010-11-29 17:28
看看!!!!!!
引用 (渝)渔夫 2010-11-29 17:50
前段时间只是小道消息有这么个说法,水产更有信心了   高兴

查看全部评论(2)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18:4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