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生产 饲料安全 查看内容

饲料污染对绿色畜产品生产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982 1 原作者: 郑爱武 梁秀荣 来自: 互联网
简介
饲料是畜牧业的基础,优质、无污染的饲料是生产绿色畜产品的基础。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药物、微生物等不仅影响绿色畜产品的生产,而且严重影响畜禽的健康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饲料是畜牧业的基础,优质、无污染的饲料是生产绿色畜产品的基础。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药物、微生物等不仅影响绿色畜产品的生产,而且严重影响畜禽的健康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1 饲料污染对绿色畜产品的影响
  1.1 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植物饲料在生长过程中可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汞、铅、铝、铬、砷等),并会残留一定数量的有机农药(DDT、BHC、三氧乙烯等)和一些放射性物质,通过饲料、饲草和饮水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一方面影响畜禽健康,另一方面可残留在畜产品中,对人体有致癌和损伤等潜在危害性;动物性饲料受到二恶英等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可造成畜产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引发人体多种病变;饲料原料中天然的有毒有害化学物,如棉籽饼中的游离棉酚,菜籽饼中的硫葡萄糖苷及其降解物异硫氰酸脂(ITC)、恶唑烷硫酮(OZT)、硫氰酸脂(SCN)和芥子碱,蓖麻饼中的蓖麻毒素、蓖麻碱,谷物籽实及油料籽实中的单宁,动物性饲料中的抗硫胺素、组胺,矿物质中含有的砷、氟等都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并影响其质量。
  1.2 饲料中的微生物
  饲料常受到微生物污染,影响畜禽的健康和畜产品的质量。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多数霉菌都能引起饲料原料的霉变。易感染黄曲霉菌的饲料原料有花生、玉米、黄豆、棉籽及其副产品,在玉米、花生中的检出率较高。麦类则以镰刀菌及其毒素污染为主。霉变饲料不仅可以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严重降低,而且可引起畜禽曲霉菌病。同时,霉菌的代谢产物,如黄曲霉素B1、赤麦霉素等对人和动物都有很强的致癌性,动物摄入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肌肉、血液、肝、肾、乳汁以及蛋中可检到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造成畜产品的污染。畜产品中的残留有害物质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对人体产生影响,甚至致癌,目前发现黄曲霉毒素是最强的致癌物质,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饲料及饲料原料如肉粉、肉骨粉、血粉、鱼粉等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朊病毒等微生物污染后被动物摄入,使畜禽发生疾病,影响畜禽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同时畜产品也会受到严重的污染。如某些反刍动物饲料中的肉骨粉含有朊病毒引起的“疯牛病”就震惊世界。
  1.3 饲料中的药物
  饲料中使用违禁药物或滥用药物,导致畜禽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加入WTO 后,绿色壁垒封锁严密,已成为我国畜产品出口的一大障碍,减少药物残留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造成的药物残留和产生的耐药菌株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药物随饲料和饮水进入动物体内,以肝脏代谢为主,一部分性质稳定的药物经肾脏的过滤随尿液排出体外,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部分残留在动物的肉、蛋和乳中,如果不控制药物的使用种类、用量以及屠宰前的停药期,很容易造成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最终对人体产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耐药性。WHO(世界卫生组织)大量调查证实畜禽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了临床使用链霉素、青霉素和新生霉素时出现的过敏反应,而且随着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延长,多种抗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对鸡的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抗菌药耐药性测定表明,分离的菌株对卡那霉素、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复合磺胺、万古霉素、苯唑霉素、利福平、头孢霉素、妥布霉素等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人用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产生了不利于人类疾病防治的耐药菌株。
  1.4 饲料中的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提高了畜产品的产量,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但一些企业过度追求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大量使用添加剂,导致产品质量降低,安全性下降。如饲料中超量使用砷、铜和锌等制剂导致畜体组织和器官内某些元素大量沉积和过度排泄,既影响畜产品质量,又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兴奋剂、安定和性激素等添加剂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禽类饲料添加硝呋烯腙,有致癌和致畸的副作用;喹乙醇有较强的致染色体断裂而诱发机体细胞突变的副作用。
  2 控制饲料污染的措施
  2.1 加强饲料安全行政管理,建立健全饲料检测体系
  2.1.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饲料安全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出口贸易,关系到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饲料安全即是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应进一步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饲料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饲料法规和条例,转变从业者的观念,提高其认识。
  2.1.2 制订标准加强监控
  应加大研究力度,尽快制订、完善饲料质量标准、卫生标准、检验标准,完善检测方法,保证饲料管理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对饲料的检测,健全饲料监控体系。通过监督、抽查、定期抽验和质量跟踪等方式对饲料生产、流通和养殖企业进行全过程监控,并加大执法和处理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决不能姑息。
  2.1.3 加强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管理
  对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全方位严格管理。对各种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应有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对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品种和各种药物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应有明确限制,对各种饲料添加剂和各种兽药的质量和使用都应有明确规定,防止乱用滥用,并加大对假冒伪劣兽药和添加剂的打击力度。
  2.1.4 鼓励和扶持绿色饲料、绿色饲料添加剂及高效、无残留药物的研制和应用
  2.2 饲料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
  饲料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包括饲料原料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和饲料运储加工过程的污染控制。
  2.2.1 饲料原料生产过程污染控制
  配合饲料中90%以上的原料是粮食及其副产品。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杀虫剂、植物调节剂等,会在农作物中残留聚积,成为隐藏的杀手,难以控制。另外,我国广大地区存在着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的异常?熏加之工业三废污染,某些地区土壤、水源中的一些有毒元素如汞、镉、铅、砷、铬、镍、锌、铜以及非金属氟、硒等含量过多,也会在饲料原料和饮水中残留而污染饲料。控制饲料原料生产过程污染的较好办法是建立专用饲料生产基地,并加强管理和保护。具体措施:①选择适宜的基地。饲料生产基地应远离工矿企业,避免工业废弃物污染;生产基地内无被污染河流通过;土壤条件良好,各种化学成分符合要求。②严格管理。注意选择抗营养成分含量低、无污染的优质饲料作物品种;使用地下水或自然洁净水灌溉,禁用被污染的水源;施肥以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少用化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严格禁用剧毒农药,必要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高效、低残留农药,并控制用量,在收获前两个月停用。③优质优价。严格按照绿色饲料生产程序生产的优质饲料应该有较高的价格,否则会影响饲料的绿色程度和生产绿色饲料的积极性。
  2.2.2 饲料储运加工过程的污染控制
  加强饲料卫生的检测?熏严防购进污染有霉菌、农药、金属?穴特别是重金属?雪毒物和化学毒物的饲料原料?熏严防被污染的配、混合饲料流入市场。饲料原料和成品料应保存良好,防止发生霉变、氧化变质和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饲料加工方法应得当,加工过程中若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饲料中的添加物在粉碎、输送、混合、制粒、膨化等特殊的加工过程中有机物、氨基酸、维生素等会发生降解,矿物元素之间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等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合物,这一方面降低了饲料中有效成分的效价,另一方面又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而引起污染。若配方设计失误、配料不准确、错投、误投或加工换批次时的饲料在设备中残留,尤其是在混合机中残留等造成的混杂污染,也能影响饲料卫生质量。所以,加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科学地控制好加工工艺各参数、注意设备的清扫、避免输送及混合过程中的分级和残留,保证适宜的粒度和均匀度,才能避免各类营养物质被破坏,降低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含量,提高饲料品质。加工场所要洁净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料生产企业要重视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熏严格遵守饲料生产操作规程?熏严格执行饲料原料标准、饲料产品质量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和饲料检测方法标准等。
  2.3 饲料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2.3.1 严格遵守绿色饲料和绿色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科学选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必须来源于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同时还应遵守如下准则:优先使用绿色的饲料;禁止使用转基因方法生产的原料;禁止使用工业合成油脂;禁止使用以哺乳类动物下脚料为原料的动物性饲料饲喂反刍动物;禁止使用畜禽粪便作饲料;选择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饲料添加剂,并符合《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禁止使用任何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激素类、安眠镇静剂类药品等。
  2.3.2 科学使用药物
  ①合理选用。我国有关的饲料法规已明确规定饲料产品不得添加未经国家批准或已明令淘汰的药物种类。我国农业部于2001年颁布了《兽药使用准则》,规定了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兽药种类、剂型、使用对象、停药期以及禁止使用的兽药种类。由于地区差异、饲养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畜禽的疾病不同、致病菌差异也较大,必须选用对当地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且化学性质稳定、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以产生最佳的防病、治病和促生长的效果。可选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疾病以减少残留。②剂量恰当。选用药物时,必须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目的来确定恰当的添加量。严禁超量添加,防止蓄积中毒、药物残留,减少药物浪费。③适时停药。畜禽在屠宰上市前应有一定的停药期。实验表明大多数抗生素在体内消失期为2~14天,因此停药期一般为1~2周。
  2.3.3 选用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
  推广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可以减少或取代药物在饲料中的使用,促进畜禽生长,提高动物免疫力,减少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①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进入消化道内并存活,产生酶类,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使肠道内的有益菌大量增殖,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腹泻。同时微生态制剂能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动,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EM在美国、巴西、泰国等6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效果良好。②酶制剂。使用酶制剂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增加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的酶,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提高饲料转化率。另外,酶的产物能抑制病原和肠黏膜结合,起到防病抗病作用。酶制剂包括单一酶制剂和复合酶制剂。美国CHMGEN公司的和美酵素是既能提高营养代谢又有防病抗病作用的饲料酶。和美酵素的主要成分是β-甘露聚糖酶,一方面可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β-甘露聚糖,提高饲料代谢能,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黏膜,切断肠上皮细胞与病原菌的结合点。反应产物甘露寡糖可以竞争性地与某些病原菌结合,从而减少了这些有害菌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连接,降低了发病率。③酸制剂。酸制剂是指能提高饲料酸度的一类物质。酸制剂的作用是:降低日粮的PH值,提高酶的活性;改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抗生长毒素的产生,促进有益菌繁殖;参与体内代谢,促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另外,添加酸制剂还可以减慢胃排空速度,减轻小肠负担,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强机体免疫器官活动。所以饲料中添加酸制剂可提高动物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减少疾病发生,减缓应激。常用的酸制剂有柠檬酸、富马酸、甲酸钙、甲酸、丙酸、乳酸、磷酸等,可单用,也可混合使用。多数试验表明柠檬酸效果最好,其次是富马酸、甲酸钙等。④中草药制剂。中草药制剂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治动物疫病等作用。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的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如大蒜、松针叶、艾叶、穿心莲、板蓝根、甘草、苍术、金银花等100多种。中草药制剂集调味、防腐、抗氧化、抑菌防病、调节机体功能及改善畜禽肉质等作用于一身,是任何合成的添加剂所无法相比的。⑤寡聚糖。寡聚糖能选择性的促进动物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阻止肠道内病原菌的定植,促进其随粪便排出体外,并能刺激和加强机体的免疫反应。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寡聚糖可提高生产性能,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增加经济效益。⑥糖萜素。糖萜素是从天然物质山茶属植物种子饼粕中提取的三萜皂苷类混合物,由糖类(30%)、配糖体(30%)和有机酸组成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能明显提高动物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和抗病抗应激作用。研究表明,糖萜素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正常和发病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对调节神经免疫,增强抗病毒功能有显著效果。

本文内容由 apple12151007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niudenyuan 2010-11-26 19:16
老长的文章

查看全部评论(1)

精彩专题

IHU正德培训
IHU正德培训
IHU正德培训,畜牧人, 畜牧人论坛,论坛热点,三个标准...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青贮饲料专题
青贮饲料专题
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重要的饲料来源。本主题主要介绍青贮饲料的基本知识、制作技术、质量评定方法与饲喂注意...
水产养殖之水质调控
水产养殖之水质调控
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水质的季节管理,水质调节方法等。...
仔猪腹泻与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与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往往不是指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它既可能是由单独一种疾病...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7 14:4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