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国内家禽 查看内容

家禽消毒:臭氧技术应用于禽流感预防

2010-11-25 10:50| 发布者: 曹锦萍| 查看: 2037| 评论: 1|来自: 慧聪水工业网

摘要: 家禽消毒:臭氧技术应用于禽流感预防。一、目前高致病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及其危害。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 ...
  一、目前高致病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及其危害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也有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2003年年底至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这场疫情至今还没有得到控制。禽流感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扩散、蔓延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给人们带来诸多警示和教训。

  在受禽流感之害最严重的越南和泰国,禽流感患者和疑似患者总数目前已分别达到近300人和30余人,因禽流感而死亡的人数分别为40人和10余人,数以千万计的家禽被扑杀。新的病例近来仍频频发生,在寻找可能染病的斗鸡、防止病禽转移方面,两国相关部门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在最早报告禽流感疫情的韩国境内,目前已经发现18起疫情,约300万只鸡病死或被补杀,疫情出一度出现反复。曾对防控禽流感较为乐观的日本,如今笼罩在一片阴影中。继两次影响范围有限的疫情后,京都府再度报告疫情,而出现疫情的养鸡场在此前已将约1.5万只活鸡扩散到多个地点,大大增加了防控禽流感的难度。此外,禽流感还进入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统计,亚洲地区养殖家禽约66亿只,居世界首位,家禽贸易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但疫情已使当地约1亿只家禽病死或被扑杀,部分国家禽肉产量和销售量急剧下降,价格下跌,禽肉及其制品进出口暂时中止,家禽养殖业、饲料行业和旅游业都受到不利影响。粮农组织最新估计,由此遭受的损失至少为5亿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问题首席专家克劳斯?施托尔不久前对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说:“在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如此广大的地域里同时暴发。”专家们认为,亚洲国家和地区要完全控制疫情并从中恢复,可能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迄今为止,在泰国和越南发现的禽流感患者还不多,患者也都是与家禽密切接触者,但专家们担心,禽流感病毒与其他动物体内的病毒可能结合,形成一种适合人际传播的新型流感病毒,世界上目前还没有疫苗或特效药物可以对付,一场罕见的流感疫情也可能由此暴发。

  很少人预计到,俗称“鸡瘟”的禽流感会给人类带来如此重大的危害。亚洲遭遇禽流感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面对新型传染病的诸多不适应,而防控禽流感更需重视疫情带来的警示。

  健康、安全的禽畜养殖方式是防控疫情的基础。为何韩国、日本在疫情暴发生无人患病,而越南、泰国却不断有人染病甚至死亡?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韩国和日本的家禽养殖早已进入集约化、规模化阶段,即使发生疫情,也能够迅速控制,与禽类接触人员也有保护;而泰国和越南还普遍存在散养家禽以及禽畜混养现象,人与禽“亲密接触”,种下了隐患。

  规范、卫生的贸易和运输渠道是控制疫情的保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卫组织专家早已警告,亚洲国家的大量活禽交易市场,可能是禽流感病毒传播的重要场所。美国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也指出,亚洲国家野生鸟类交易、野生动物走私、宠物禽鸟饭锅养等,可能是疫情防控中的漏洞。

  目前,禽流感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蔓延,甚至疫情还可能出现反复,但亚洲国家和地区如果吸取教训,正视警示,成功防控禽流感还是大有希望的。

  二、传统预防手段存在的问题

  1、未发生疫病可不进行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因此,消毒应注意三个环节:栏舍内(带畜禽)消毒、舍外环境消毒(包括用具、车辆等)、种蛋消毒和饮水消毒,每周应不少于3次,环境消毒每周1次,饮水始终要消毒或保证清洁。

  2、已经消过毒的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了

  采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彻底的消毒效果,大多数化学消毒剂存在消毒盲区,况且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水、飞禽、老鼠等媒体进行传播,没有严密的消毒措施是很难全部切断传播途径。

  3、长期使用化学消毒剂

  一般来说,细菌、病毒对化学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对化学消毒剂也可能产生耐药性,特别是1996年爆发在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引起大面积的食物中毒,在此前日本的食品企业大多采用次氯酸钠、乙酸、乙醇等化学消毒剂,由于长期使用超高浓度的化学消毒剂进行杀菌,致使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产生了抗药性,而使用杀菌机理完全不同的臭氧对食品加工厂、禽类养殖企业进行消毒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日本许多生产臭氧消毒装置的厂家显著增加,产品也极为畅销,这与发生大肠杆菌O157食品中毒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另外如果长期使用化学药品和消毒剂,也会在养殖禽类和蛋类中积累过多的毒素和化学药剂的残留,这不但影响禽肉和蛋类的食用品质,更重要的就是会直接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是关于食品安全的一件大事。

  4、注射疫苗就可以不用进行消毒预防了

  虽然注射疫苗是预防如流感等传染病一种手段,但是如果一场新的世界范围的流感出现,人们可能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才能制造并大量生产有效的疫苗。用鸡胚制疫苗是一项历史悠久而可靠的技术,但是有些类型的流感病毒太凶猛了,有可能完全杀死用来培养它们的鸡胚,这样就无法生产疫苗。即便这种情况不会出现,收集成千上万作为原料的鸡蛋,也是一个大问题,而且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蛋白质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结构多变,也使得已有疫苗的预防效果并不能100%的可靠,所以在接种疫苗防治的同时,也要严格进行消毒预防工作。

  三、家禽养殖及禽蛋加工业消毒预防的主要方法比较

  目前比较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三种,即臭氧,紫外线和化学药剂。

  臭氧消毒的特点:

  臭氧具有不稳定特性和很强的氧化能力。臭氧是由一个氧分子(O2)携带一个氧原子(O)组成,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与氧气相比,臭氧比重大、有味、有色、易溶于水、易分解。由于臭氧(O3)是由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组成,决定了它只是一种暂存形态,携带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外,剩余的双组合为氧气(O2)进入稳定状态。所以臭氧工作中没有二次污染产生,这是臭氧技术应用的最大优越性。

  臭氧的应用主要是灭菌消毒。这主要是因为臭氧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臭氧在一定浓度下能与细菌、病毒、病原体等微生物产生生化反应。臭氧具有很高的能量,在常温、常压下很快自行分解为氧(O2)和单个氧原子(O),单个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病毒、病原体等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

  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病毒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并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氧化并穿透其细胞壁,破坏其细胞器和核糖核酸,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病毒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而夺取细菌病毒的生命。同时还可以渗透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胞发生通透性畸变,导致细胞溶解性死亡,并将死亡菌体内的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支原体及热源(内毒素)等溶解死亡。综观无菌技术对微生物作用的原理可分为抑菌型、杀菌和溶菌型三种。臭氧灭菌消毒属于溶菌型剂体,可以达到“长彻底、永久地消灭物体内部所有微生物的目的”,而且它的作用是瞬间完成的。

  臭氧作为性能优良的消毒手段,在制药企业GMP、医疗卫生场所、食品加工车间、养殖业企业和居民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都大规模应用,被称为“绿色消毒剂”,在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等国家技术标准中对臭氧杀菌消毒都有明确的肯定。

201011241037264364.jpg


йվ΢Źں
12下一页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hujinshui 2010-12-30 10:18
成本如何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6 21:2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