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合理的营养素投入是奶牛繁殖高效率的基础,繁殖高效率是保证奶牛终生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把营养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供同行们参考。 1能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1.1产前能量过剩:主指干奶前2-3月(泌乳末期),此期能量转化为体膘效率高达70%(干奶期为50%),如在此期供给奶牛的能量过多,膘情过好(高于4分),极易造成产前奶牛肥胖综合症(脂肪肝、采食量下降),产后极易发生一系列代谢紊乱症(采食量下降和难产、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及酮病均会升高),进而影响奶牛繁殖效率。应在泌乳末期控制好膘情(3.5分),高者应减喂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多喂干草。 1.2产前能量不足:主指泌乳末期和干奶期,供给奶牛的能量不足,使奶牛膘情太差(低于3分),这易发生产后胎衣不下、恶露滞留及子宫炎增多(无力排出),卵泡发育迟缓,降低受胎率。应适当增加精料和全株玉米青贮的喂量,提高日粮营养浓度(每公斤日粮干物质中含2-2.15NND)。 1.3产后能量过剩:这主是遗传潜力不佳、产奶量不高的牛只,易发生产后肥胖症,卵细胞质量下降,胚胎发育能力减弱,易发生卵泡囊肿,发情异常,受胎率下降。 1.4产后能量不足(负平衡):此期为泌乳高峰期,极易造成能量负平衡,使发情延迟,卵泡发育迟缓,静止发情增多。产后应提高日粮营养浓度(每公斤日粮干物质中应含2.4-2.5NND),增喂一些高能量饲料(全棉籽、膨化大豆、鱼粉及脂肪等),会提高一次配种和总受胎率。若新产牛添加适量脂肪能缓解能量负平衡、降低胰岛素促进卵泡发育、刺激孕酮合成、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及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进而使排卵数增多,优势卵泡体积增大,最终提高受胎率。 2蛋白质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2.1蛋白质不足:主指产前低蛋白会提高胎衣不下率(据美国资料报道:干奶期饲喂含8%粗蛋白的日粮,胎衣不下率可高达50%,而把日粮粗蛋白提高到15%,则胎衣不下率降为20%),头胎牛围产前期理想日粮每公斤干物质中CP应达14-15%,成乳牛12-14%;产后低蛋白,可使卵泡发育迟缓,发情异常,受胎率降低。产后日粮粗蛋白应达16-17%。 2.2蛋白质过剩:主指产后饲喂蛋白质含量如果超过泌乳需要量,造成能氮不平衡,就易对繁殖性能造成不利影响,降低受胎率。主一是因在过高蛋白水平下,奶牛为了代谢排出过量的N,必须消耗过多的能量,更易造成能量负平衡,进而形成排卵迟缓和受胎率下降;二是饲喂高蛋白日粮会降低子宫内PH值,增加血液中尿素浓度和改变子宫内液体的组成,过高血液尿素浓度对精子、卵子及胚胎产生毒害作用,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降低孕酮浓度,另高浓度的氮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最终使受胎率下降。产后泌乳高峰期日粮干物质中粗蛋白质一般不应长期超过17%。 3钙磷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3.1产前15-20天:此期应一是采用低钙日粮,造成钙的负平衡;二是采用在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不喂缓冲剂,以酸化日粮,降低血液PH值(可检测尿液PH值以6.2-6.8为宜),刺激甲状旁腺素在产前释放,提高钙磷的吸收率,减少产后产乳热的发生,使胎衣不下率、恶露滞留率及子宫炎发病率下降,增加奶牛采食量,为产后奶牛健康、高产、稳产及正常的繁殖性能打下基础。 3.2产后至泌乳高峰期:此期应及时提高日粮钙磷水平,以满足奶牛泌乳、生长及繁殖的需要,钙应占日粮干物质0.8-1%,磷为0.5-0.6%。若钙磷不足,会出现异常发情,降低受胎率。 4维生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4.1维生素A:VA是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包括胎儿生长)、精子发生、卵泡发育以及上皮组织的生长都需要的。若缺乏VA,对繁殖的影响主为流产、胎衣不下、子宫炎及犊牛发病率的升高。 4.2维生素E:VE是一系列叫做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脂溶性化合物总称,细胞抗氧化剂。若缺乏VE则易造成胎衣不下、子宫炎及卵泡发育受阻,受胎率下降。 5微量元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5.1铜:主是许多酶的组成成份,直接参与繁殖机能,保护细胞免受氧代谢的毒害作用。缺乏铜则易造成牛只发情期抑郁的生理障碍,异常发情。 5.2锌:主是许多金属酶的组成成份,调节甲状腺素的受体及免疫功能。缺乏会改变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影响黄体的功能。 5.3锰:主是许多酶的组成成份,维护正常的繁殖机能,参与维生素的合成。缺乏则能抑制繁殖能力,流产、新生犊牛畸形、发情迟缓及隐性发情升高,受胎率下降。 5.4碘:主是合成调节能量代谢的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所必须的物质,促进维生素A的合成。缺乏易造成胎儿发育受阻及死亡,胎衣不下升高,繁殖力下降。 5.5硒:是细胞抗氧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成份,维护正常的繁殖机能。缺乏则胎衣不下、子宫炎及卵巢囊肿升高,繁殖力下降。 总之,给奶牛一全面合理的营养素对维护正常的繁殖性能十分重要,当然搞好奶牛繁殖工作是一系 统工程,除营养外还有管理、技术及遗传是缺一不可的。《中国奶牛》
附:奶牛体况评分
0 基本没有
1 体况太差
2 高峰期的高产牛体况
3 泌乳期适合的体况
4 尾部和坐骨上脂肪太多
5 坐骨和尾根部脂肪多得离谱

本文内容由 云木2010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