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膨化大豆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膨化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产品品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膨化原理不同,造成产品价格的差异性: 干法膨化原理:大豆颗粒在膨化腔内高温条件下,其中的水分温度超过其沸点,但在高压条件下,暂处于压缩水状态,此状态瞬时喷出时,其水分立刻变成水蒸汽,体积迅速膨胀2000倍左右,大豆内部组织被破坏,膨胀而形成产品,导致大豆本身的水分被蒸发掉一部分,故膨化大豆的水分含量大大降低,一般在8%左右。 湿法膨化原理:利用水蒸汽调质,大豆本身的水分没有被蒸发汽化,反而膨化后的水分含量增多,须进行干燥、冷却处理,水分含量一般在12%左右。 一般情况,湿法比干法膨化大豆高出4%个水分点,以目前价格进行计算:如果选同价格6000元/吨的湿法膨化大豆,等于是和6240元/吨的干法膨化大豆是同质的。 二、水分不同,保质期不同: 在夏秋高温季节,高蛋白、高脂肪的膨化大豆由于水分含量的不同保质期也不同:干法4个月,而湿法仅为25天,加工成配合饲料或浓缩饲料后,也会使饲料的保质期受到不同的影响。 三、饲料利用率的不同: 一般情况而言,干法膨化大豆的膨化率为95-98%,而湿法的膨化率只有65-70%,由于膨化率的不同,相应也就造成了膨化大豆在饲料中转化率的不同。(摘自1998年第6期《中国饲料》《膨化技术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四、颜色、适口性的不同: 大豆被膨化后,大豆细胞壁将瞬时破裂,细胞内的脂肪养分被释放出来,而干法由于膨化的更充分,故油脂在颗粒表面汇集,导致其外观颜色稍暗一点,没有湿法膨化大豆粉的色泽鲜亮,但味香醇正,适口性好,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五、对胰蛋白酶的破坏性不同,改善了不同的营养价值: 由于干法不用加热、加水,单纯靠物料与膨化机外筒壁及螺杆之间相互摩擦产热,故干法挤压的膨化大豆比湿法膨化的膨化大豆对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破坏作用提高了11.2%,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大豆粉的营养价值。(摘自2003年第5期《中国饲料》《膨化技术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例如下表:(%)
本文内容由 hl43802960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