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水产 水产快讯 国内水产 查看内容

提高奶业水平青贮饲料是件大事

2010-11-8 15:26| 发布者: jieming| 查看: 511| 评论: 0|原作者: 董忠|来自: 人民日报

摘要: 在发达国家,青贮饲料是奶牛养殖最主要的饲料。我国由于受“粮饲兼用”传统观念和粗放饲养养殖习惯的影响,长期对青贮饲料重视不够,制约了奶业的发展。今后应把发展青贮饲料作为提高奶业发展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
  在发达国家,青贮饲料是奶牛养殖最主要的饲料。我国由于受“粮饲兼用”传统观念和粗放饲养养殖习惯的影响,长期对青贮饲料重视不够,制约了奶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应把发展青贮饲料作为提高奶业发展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
  青贮饲料是我国奶业发展的基础性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奶业经历了比较大的波折,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使奶业遭受重创,暴露出许多深层次问题。从奶牛养殖看,最根本的还是养殖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成母牛平均年产奶量仅4.8吨,远低于发达国家8吨以上的水平。这其中,具有基础制约作用的因素就是青贮饲料发展滞后。
  第一,青贮饲料对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与普通作物秸秆相比,青贮饲料的主要优点是营养物损失少,适口性好,可以增加奶产量、提高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同时青贮过程还能杀死青绿饲料中的病菌、虫卵,从而减少奶牛营养代谢疾病,增强奶牛免疫力。据在黑龙江调研了解,1头奶牛1年喂5吨青贮玉米,比喂普通秸秆可多产奶1吨以上、提高乳脂率0.3个百分点,相当于提高奶产量25%、提高乳脂率近10%。
  第二,青贮饲料缺乏制约着我国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奶牛粗饲料中,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的作物秸秆约占3/4,青贮饲料只占1/5左右,其他优质牧草不足1/20。这种饲料结构支撑的只能是较低的奶牛单产。要提高奶牛生产水平,青贮饲料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三,青贮饲料不足严重影响奶牛良种繁育。我国奶牛良种比例较低,目前纯种荷斯坦奶牛仅占1/3左右,单产7吨以上的奶牛仅占10%左右。国际经验表明,奶牛品种越先进,遗传基因越优秀,对饲料和饲养水平的要求就越高。如果青贮饲料跟不上,奶牛的遗传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也难以提高。
  应从提高奶业整体水平的高度制定青贮饲料发展规划
  当前我国奶业正处于从数量扩张向整体优化、全面提高产业素质转变的关键时期。青贮饲料的发展至关重要,应作为奶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
  一是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奶牛总量继续扩张,未来青贮饲料供给将面临很大挑战。根据《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到2013年,全国100头以上规模养殖的奶牛要由目前1200多万头的23%提高到1500万头的35%;再加上发展更快的20头以上、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规模养殖一般都用青贮饲料),对青贮饲料的需求量将会暴发性地骤然增长。
  二是发展青贮饲料面临很多复杂问题,需要统筹研究部署。从中短期看,青贮饲料面临着玉米价格上涨与奶价大幅波动的双重挤压,前者影响种植青贮玉米的比较效益和农民种植青贮玉米的积极性,后者则影响奶牛养殖效益和饲养户购买青贮饲料的积极性。从长期发展看,青贮饲料还面临着专用青贮玉米种子缺乏、青贮机械技术落后、青贮窖建设滞后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三是青贮饲料处于种植业与畜牧业边缘地带,生产和管理长期被忽视。青贮饲料的种植属于种植业范畴,但因不是大宗作物而没有受到重视;青贮饲料作为奶牛和肉牛的饲料属于畜牧业范畴,但因不是大宗的加工饲料和典型的牧草饲料也没有受到重视。国内也没有专门科研机构从事青贮饲料良种繁育、种植栽培、添加剂、发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这样一来,青贮饲料的生产、科研和管理长期处于几不管状态,一直缺乏有效扶持政策。
  制定青贮饲料发展规划,应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摸清青贮饲料的现状,把种植面积、产量、分布等家底搞清楚;科学预测青贮饲料的需求、供给,理清发展思路,合理规划发展目标;明确青贮饲料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提出支持青贮饲料发展的政策措施。
  青贮玉米与豆科作物混种技术可能成为一项革命性技术
  我国牛奶质量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蛋白质含量偏低。提高牛奶蛋白质含量的根本出路是增加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在这方面,青贮玉米与豆科作物混种的技术极具潜力,值得特别重视。它将豆科作物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与青贮玉米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特点有机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产量和蛋白含量,还可以节省单独种植苜蓿等豆科牧草所需的土地。近年来,黑龙江农垦推广青贮玉米与豆科作物混种面积上万亩,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其他一些市地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都收到了较好效果。据有关科研单位测定,混合种植比单种青贮玉米增产10%—15%左右(意味着可节省10%—15%的耕地),贮前粗蛋白含量提高2.5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提高3.5个百分点,用于饲喂奶牛可以明显提高牛奶产量与乳蛋白含量。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技术可能成为我国发展青贮饲料的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如能大面积推广,将会使奶牛生产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原文作者:董忠;单位: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内容由 jieming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4:1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