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优根这1个动作,即淘汰生产成绩不好的种猪,提高全群母猪整体生产性能。 • 逐一细致整理整个母猪群的档案资料及各种生产记录,掌握每头母猪的具体情况; • 制订科学的生产计划; • 对全场母猪做胎龄普查,适时调整猪场胎次结构。 母猪群胎龄结构比例(参考) 母猪淘汰标准 1)自然淘汰 ①衰老淘汰 到了一定的使用年限(4~5年)或胎次(8~9胎),难以维持正常生产性能的母猪。例如9胎龄以上的高胎龄母猪应100%淘汰。 ②计划淘汰 由于生产计划的变更、引种、换种、疫病等进行淘汰。例如发生严重传染病(如猪瘟和猪伪狂犬等)的母猪。 2)异常淘汰 ①后备母猪不发情 超过10月龄且经处理后确实不能正常发情的后备母猪。 ②产后母猪不发情 断奶后连续空怀60天且经处理后仍不发情的母猪。 ③隐性发情 阴户红肿不明显,黏液较少,外观看不出发情的母猪。 ④屡配不孕 配种后连续2次或累计3次返情的母猪;配种后没有返情现象,也无妊娠迹象,甚至超过预产期也不分娩的空怀母猪。 ⑤异常分娩和死胎 连续2次或累计3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或早产的母猪;整窝分娩死胎、木乃伊胎的初产母猪。 ⑥低产母猪 连续2胎或累计3胎产活仔数8头以下(杜洛克7头以下)或所生小猪20日龄内几乎全部死亡的经产母猪;对6胎以上母猪,最近一次产仔数低于9头的(杜洛克低于8头的)。 ⑦哺乳能力差 连续2胎次或累计3胎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的母猪;有效哺乳乳头数低于5对且最近连续2胎产仔数低于20头的(杜洛克低于14头的)。 ⑧母性差 有食仔恶癖的母猪;好斗、有伤人倾向的母猪。 ⑨疾病母猪 发生普通病(如身体衰弱、恶性子宫炎等)连续使用两个方案不能康复的母猪。 ⑩肢蹄病 因肢蹄病久治未愈而影响配种或分娩的母猪。 ⑪遗传缺陷 生长不良、体格较差、腿部、乳头、阴户发育不良的后备母猪;先天性骨盆狭窄而易造成难产的母猪;产畸形后代的母猪;子宫易脱出的母猪。 原创: PSY应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