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猪的附红细胞体又称为猪的血虫病,主要寄生在血液中的红细胞中,主要是破坏红细胞而引发疾病。高发于4到9月份。 一、流行病学 可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 附红细胞体可经交配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在所有的感染途径中,吸血昆虫的传播是最重要的。 二、临床症状 仔猪主要引起,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日增重下降,急性溶血性贫血;母猪的繁殖障碍。 哺乳仔猪: 1.皮肤潮红,精神沉郁,哺乳减少或废绝,急性死亡。 2.体温升高,眼界莫皮肤苍白或黄染,贫血症状,四肢抽搐、发抖、腹泻深黄色或黄色粘稠,有腥味儿。 3.部分治愈的仔猪会变成僵猪。 保育与育肥猪: 1.精神萎顿,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 2.有的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3.有的病猪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 4.有的病猪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如栗状。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母猪繁殖障碍: 1.有的感染母猪持续高热(体温可高达42度),厌食,偶有乳房炎,产奶量少。 2.有的感染母猪粘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或屡配不孕,流产,死胎。 总结一下: 毛孔处针状出血点或者全身发红,贫血(苍白),黄疸(黄染)是附红细胞体的三大典型症状。 三、防控措施 1、做好蚊蝇等传播媒介的扑灭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2、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合理调节圈舍温度。 3、在高发期,定期有计划的药物预防如磺胺药、多西环素等。 4、发现感染及时治疗,比较敏感的药物如土霉素、磺胺药等。 作者:周俊 来源:养猪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