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和蓝耳病在大部分猪场都以潜伏带毒亚临床状态存在,在临床和病理形态鉴别诊断是比较困难的。 今天给大家浅谈一下猪瘟和蓝耳病的特征,以便大家在生产实际中诊别判断。 猪 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微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死和坏死等变化特征。 临床诊断: 可见病猪精神沉郁; 全身衰弱,行动迟缓、怕冷、互相堆叠; 口渴、喜饮脏水,先便秘后腹泻或者便秘腹泻交替发生,排除恶臭粪便或者带有黏液和血丝的粪便等异常症状。 病理诊断: 具有典型的败血症变化,皮肤、黏膜、浆膜和实质器官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变化,如会厌软骨和扁桃体出血,胃底粘膜出血等。 典型病理特征: 是在盲肠和结肠黏膜处有“纽扣状溃疡”; 肾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俗称“雀斑肾”,并且坏死灶深入皮质内; 蓝 耳猪蓝耳病也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繁殖母猪和断奶仔猪的危害特别大,在没有继发感染时,猪群无临床症状,一旦侵入猪群发病时,呈爆发性。 临床诊断: 发病猪后肢疲软、站立不稳,多数猪咳喘、腹式呼吸; 体温一时性升高; 无败血症的出血性素质变化,仅出现微循环淤血,皮肤呈现发绀,不同程度的蓝紫色现象; 耳部有蓝耳病变; 无神经症状、无皮肤出血、无血便等症状。 典型症状: 母猪胎盘上有1-3毫米大小的血疱。 病猪解剖后发现肺尖叶、心叶变长、柔软、似“象鼻”,表面有斑驳样花纹,这也是猪蓝耳病的典型病例变化。 区 别猪瘟和蓝耳病的区别是猪瘟病猪体温高热稽留,蓝耳病猪体温是一时性升高; 猪瘟病猪无呼吸系统症状,蓝耳病猪气喘明显; 猪瘟病猪背部、四肢等处有明显出血点,双耳出血与周边组织界限明显,蓝耳病猪耳部微循环障碍,局部淤血缺氧导致耳部皮肤发绀,臀部及四肢也出现发绀,无出血点。 科学防疫扑灭猪瘟和蓝耳病的最强有力的武器是弱毒疫苗。 猪瘟的防制要做好科学免疫接种, 适当提高疫苗的免疫剂量3-4头份是比较合理的。 推荐猪瘟首免在35日龄,肌内注射猪瘟弱毒苗1头份,二免在60-65日龄肌内注射弱毒苗2头份。 后备、空怀母猪配种前肌注弱毒苗4头份; 种公猪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肌注弱毒苗4头份; 妊娠母猪禁用弱毒苗接种。 对于蓝耳病强毒株,灭活苗的保护力远远低于弱毒疫苗。 推荐种公猪用蓝耳灭活苗接种两次,第一次肌注灭活苗1头份,20天后再用同样的疫苗同剂量接种一次; 其他猪用弱毒苗接种,妊娠70天的母猪暂不接种,待分娩断奶后再接种;仔猪在3周龄和10周龄各免疫一次。 作者:李梦南 来源:养猪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