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平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2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张和平教授在牧民家采集“菌”种 张和平教授及其团队十多来潜心从事益生菌的研究工作。他们以推动我国益生菌科技发展为己任,自主创立优良菌株筛选技术和评价体系,先后采集筛选出干酪乳杆菌Zhang 、乳双歧杆菌V9、植物乳杆菌P-8等我国原创自有益生菌菌株,一举打破我国自有益生菌菌株匮乏的壁垒。 其中干酪乳杆菌Zhang(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是以张和平名字命名的益生菌菌株,如同 “养乐多”发明人代田稔发现的“干酪乳酸菌代田株”被称为“代田菌”一样,“干酪乳杆菌Zhang”被人们亲切的成为“干酪张”。 一、十余年努力打破益生菌产业的国际垄断 益生菌的称呼源于希腊语,意为“对生命有益”,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对益生菌下了明确的定义:益生菌是一类能够活的进入消化道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数量时会对宿主的健康有益。近年来益生菌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食品工业、动物健康养殖,农业种植等领域,市场增长显著,发展前景广阔。但如同粮食物种、动物种面临被国外长期垄断的尴尬境地一样,我国益生菌产业最核心的菌株资源,长期被国外巨头公司所控制。 面对我国益生菌的“物种危机”,张和平教授和他的团队暗下决心,一定要打破这种国际垄断,推动我国益生菌产业发展。他们十六年如一日,跋涉在寻“种”之路上,从人烟稀少的蒙古草原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从北纬六十度的俄罗斯到南回归线上的巴拉圭,始终没有停下与国外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竞赛。 从2003年起,张和平教授和他的团队跋涉多个国家和地区采集自然发酵乳制品、泡菜、酸粥、酸面团以及人和动物肠道样品共2296份。首先从收集筛选菌株开始, 张和平教授和他的团队采用生理生化和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离、鉴定、保藏了9个属、78个种和亚种共7060株乳酸菌,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 干酪乳杆菌zhang-酸马奶采样背景图 2008年完成了干酪乳杆菌Zhang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和蛋白组学的研究,这是我国完成的第一株乳酸菌基因组分析检测,同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了干酪乳杆菌不同生长时期的蛋白表达谱。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不仅填补了我国利用现代“组学”方法系统研究益生菌的空白,亦对提高我国益生菌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品牌的打造和我国益生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技助力产业开拓更大市场空间 我国益生菌产业连续3年增长率在20%以上,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消费者对益生菌的认知水平也逐年提升。国际上的市场空间更是十分巨大,欧睿国际对2016年全球益生菌消费格局分析表明,2016年全球的益生菌市场份额达246亿美元,其中中国约为44亿美元左右。 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许多企业争相进入,而拥有世界一流水平和先进实验室的张和平教授团队,更成了许多医院和企业争相拉拢的目标,但他都不为所动。就像他常说的:“这是我的专业,能做我喜欢做的事,就是幸福的”。他在用他的坚持诠释着他最初的梦想。 在张和平教授及其团队不懈的努力下,成功研制生产出了益生乳酸菌原料菌粉(活菌数:2000-4000亿/g)、 酸奶发酵剂、复合益生菌粉剂/片剂、即食型乳酸菌、复合益生菌粉剂/片剂、益生菌乳酪/奶片、益生菌系列化妆品等数百种产品。为我国益生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张和平教授在指导工作 2014年张和平教授带领的“乳酸菌与发酵乳制品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并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入选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在荣誉面前,张和平教授感受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他和团队坚持十六年的意义更加重要。不忘初心,在这条寻“种”之路上,张和平教授将继续前进,带领团队努力占领菌株资源高地,为亿万国人健康助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