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益思想与文化建立 1. 精益生产之观念转变 以顾客为导向的效率 2. 深刻理解精益生产中的概念术语 第一类:长期理念是成功的基石 原则1:管理决策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 第二类:正确的流程方能产生优异成果 原则2: 建立无间断的操作流程以使问题浮现。 原则3:实施拉动式生产制度以避免生产过剩。 原则4:使工作负荷水准稳定(生产均衡化)。 原则5:建立立即暂停以解决问题、从开始就重视品质管理的文化。 原则6:工作的标准化是持续改进与授权员工的基础。 原则7:运用视觉管理使问题无处隐藏。 原则8:使用可靠的、经过充分测试的技术以协助员工及生产流程。 第三类:发展员工与事业伙伴为组织创造价值 原则9: 把彻底了解且拥护公司理念的员工培养成为领导者,使他们能教导其他员工。 原则10:培养与发展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与团队。 原则11:重视事业伙伴与供货商网络,激励并助其改进。 第四类:持续解决根本问题是企业不断学习的驱动力。 原则12:亲临现场观察以彻底了解情况(现场现物现实)。 原则13:不急于作决策,以共识为基础,彻底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并快速执行决策。 原则14:通过不断省思与持续改进以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3. 自主研究会(QCC小组)与全员参与 案例:QC小组活动 4. 活用管理工具是改善成功的技术保证 (1)精益改善工具都是相对的,在使用时要考虑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2)精益状态是一种追求,每天改善一点点,就会有大进步; (3)改善的理念是对的,要坚持; (4)要活用管理工具进行改善。 (5)精益生产模式来自日本丰田公司,丰田公司形成这样高效率的生产模式绝非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时间,而是几十年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改善的结果。当下许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推行JIT时遇到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因此许多企业推行有“失败”的经历,并从此对JIT有了错误的认识,在这里推荐这些企业不妨先从一些改善开始,逐渐推进。 (6)何谓改善?改善,是指企业在运作管理中出现了问题,或意识到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寻求方法、对策,解决问题或避免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使企业摆脱危机,健康成长。 (7)精益改善项目是一些企业开展的改善活动的总结。 案例: 改善背景:公司每月营业额为300万元,但长期库存的材料、半成品金额均在600-700万元之间,占用了大量资金。 企业产品:照相机 改善方案: 1、对近百种材料、部件进行采购周期分析,按采购周期划分为3类; 2、对过去一年间的材料、部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设定安全库存和缓冲库存提供依据; 3、连接各工序,建立单件的、连续流动,并在工序间设立半成品超市、看板等,实施拉动生产; 4、做好生产线平衡维护,按类别周期实施采购。 改善时间:4个月 改善效果:库存:600万 200万 周转率200% 70% 二、精益生产推行的工作思路 1. 推行的组织条件 (1)任何时候都是推行精益生产的最佳时机,关键是要开始! (2)很多企业总有不合时机等借口,其实是无决心推行精益生产; (3)请谨记:管理是不讲“实际”的,要立即! 2. 推行的准备工作 (1)成立推行委员会 (2)成立推行小组 (3)建立会议制度 (4)先从某个模块推起,如改善建议制度、6S、柔性 (5)生产方式、库存改善等; (6)可选一个有代表的区域开始,如某个车间、某个仓库、某个部门的流程改善等。 3. 推行步骤与方法 4. 推行要点 来源:饲料梦工厂 沈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