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副产品氧化最新讨论 ——来自畜牧人论坛网友微信群聊天记录整理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关于氧化,这个例子非常生动。 挪威的森林: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目前在东北有许多这样的原料。 山东这里有人操作,销售给鸭厂和鹅厂。 真源集团-高建军: @挪威的森林 东北应该不多吧!是玉米的副产品,市场上应该叫玉米粗粉, 水分含量本身就超标;夏季的储存不会超过15天,冬天不超过25天。 挪威的森林: 是烘干玉米的副产品,做烘干玉米的时候,会出现破碎粒。 真源集团-高建军: @挪威的森林 不是,你说的和博士说的不是一类产品,你那种产品的脂肪酸败,不会那么快。 挪威的森林: 对呀,在山东这里是比较好的资源,但是要跟玉米的行情做对比,玉米价格高的话,这种原料有优势,另外玉米粗粉都是现做现用。 真源集团-高建军: 那只能是不负责任,从营养价值角度讲,没有优势。 挪威的森林: 谁会粉碎后放两三天再用呢, 真源集团-高建军: 玉米粗粉并不是粉碎的玉米粉, 挪威的森林: @真源集团-高建军 高总,有几个人真的能研究到细节营养方面呀,您跟王博是大家。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就是做大碴子粥,剩下的副产物。 真源集团-高建军: 玉米粗粉的主要成分是大量胚芽,玉米皮和少量的玉米淀粉。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三天就自动氧化这么多,一旦见了微矿那就更危险了。 真源集团-高建军: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没错,剩下的就是玉米粗粉。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这一点,马哈为我们增加了信心和保证值,实际上全价料玉米粉碎以后也会迅速氧化。 真源集团-高建军: 主要是水份超标导致的,一般水分都在16个左右。 福建深纳-马哈: 做玉米糁的剩余物,吹出来的?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一般情况是筛分的。 @福建深纳&马哈 ,上次你说要做饲料从生产出来随后一个月内的变化,其中脂肪酸值是一个重要指标了。 挪威的森林: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关键是猪料估计一般从生产到喂猪,不太会超过一个月,养殖户不愿意要临期的。 福建深纳-马哈: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是呀,我先在40度初步模拟了一下,过氧值啥的以前测过了,这次测碘值、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两种方法测定了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极其恐怖。这也是母猪料的关键点之一,掌控了这一点,就可以提高母猪的产能。 挪威的森林: 饲料厂临期的会倒包,或者是回机处理。 福建深纳-马哈: 福建深纳-马哈: 分别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两种方法测定了“油脂氧化”实验过程中的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变化。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第五天,亚麻酸就没有了。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不要一个月,只要生产出来五天再吃的话,母猪就没有产能了。 福建深纳-马哈: 我在搜集有机微量元素标准品,等搜集全了再做一次常温储存条件,到时结果会公开发表的。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如果第六天给母猪吃,连羊骚味也闻不到了,对还有八旗羊肉汤。 福建深纳-马哈: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亚麻酸亚油酸含量第二天开始断崖式下跌。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亚油酸和亚麻酸对母猪的性能相当关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做不好母猪料。 福建深纳-马哈: 对啥猪都重要。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母猪很高的产能得不到发挥,猪肉不香的原因,跟颗粒料很有关系。让我们欢庆吧,找到了原因。 福建深纳-马哈: 我说了8年,终于有人听懂了。 @赵平 怎么解决呢?把微量元素隔离起来,我的作品---金多微。 还有维生素的氧化,微生态和酶制剂失活,玉米色素的氧化…..都是微量元素催化的。 挪威的森林: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这样就印证了你之前在讲课中提到的母猪脂肪供能以及胰岛素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福建深纳-马哈: 饲料出厂后到猪鸡的嘴边,几乎找不到你们添加的这些东西了,…..氧化!微量元素催化!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实际上没有微量元素的催化,氧化也很厉害,加了普通微量元素就更厉害了。 挪威的森林: @福建深纳 马哈 氧化之后的产物呢?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这个检测结果证明了的。 海纳药业贾广庆: @福建深纳—马哈 金多维,只用猪? 福建深纳-马哈: @海纳药业贾广庆 金多维,应用在各种动物全系列过程之中。 特产所张铁涛: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我们在做特种动物饲料研究时,发现铜催化脂肪氧化比较快。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特产所张铁涛 不是比较快,是相当快。 福建深纳-马哈: @挪威的森林 ,氧化,主要发生在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上,亚麻酸,亚油酸。有两个走向:一个是断裂成小分子的7-9碳的醛,醛更不稳定变成酸,有挥发性,我们闻到的油脂变质就是它们的气味。 挪威的森林: 这就是我这几天遇到的关于浓缩料因为没加抗氧化剂而出现哈喇味的原因。 福建深纳-马哈: 双不饱和脂肪酸两个双键氧化中间那块变成丙二醛,丙二醛活性很高,迅速跟微量水或羟基啥的结合,没有挥发性。 挪威的森林: @福建深纳&马哈 那抗氧化剂后面应该是会发挥重大作用了。 福建深纳-马哈: 另一个方向是聚合:粘度慢慢变大,最后变成油漆拉倒。 @挪威的森林 抗氧剂抗不了催化氧化,我的实验用的都是商品大豆油本身就含抗氧剂。 特产所张铁涛: @福建深纳&马哈 夏季大概七天,我们这个方向有干脆去掉铜的,我们实验室的气质倒是检测方便,夏季一周的储存时间。也可能和我们用高脂有关。 挪威的森林: 使用脂肪粉呢? 福建深纳-马哈: 挪威的森林: 催化的过程是不是金属离子做了蛋白的活性中心,然后酶进行了脂肪的氧化?还是说金属离子直接参与了脂肪的氧化,过程和机理您给讲讲吧。 福建深纳-马哈: “酶”“催化剂”,同样的东西两种叫法,酶=生化催化剂。 多数氧化还原酶属于金属酶,都有微量元素作为中心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锰酶都有; 赖氨酸脱氢酶,铜酶;谷胱甘肽酶,是硒酶。 我们家里刷的油漆,主要还是大豆油过来的,油漆里面加了有机微量元素,叫做催干剂。见了空气,就开始了上述反应,挥发的挥发了,固化的最后固化了就成了漆。 我是用化学眼从微观看饲料的,暴利期大家不太关注这些细节,或者就像香港人长脚气、习以为常。 但换个视角看,那3-5%的营养损失,真的没必要。 饲料从混合那一刻开始,各种反应就开始了,持续发生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直到动物入口进入胃里。在良好管理为条件下,3-5%损失还是低估了。 广西贵港郑海浪: 谢谢马博士的分析和分享。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关键这3~5%都是在代谢中重要的物质,而被氧化的东西有些是有毒有害的,一反一正,危害性就更大了。 母猪的生产性能很大一部分受这些东西的影响,比如我的脂肪肝估计也是很多样化的东西。 福建深纳-马哈: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尤其有生殖毒性,比如自由基、过氧化物、丙二醛…百度一下会有答案。这些中间体直接攻击DNA。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福建深纳 —马哈 ,就是这样,母猪的很多性能被他们给你搞坏了。 然后很多人很困惑,饲料做得好好的,母猪不干活。 福建深纳-马哈: 把微量元素关进笼子里,饲料企业没了投诉,会很孤独…..我一客户说的。 降低60%重金属排放,有机肥品质大大提高。 山中的漫游者&王统石: 降低60%重金属排放,有机肥品质大大提高。 这个价值留给子孙后代。 此篇文章由论坛管理员yisiyi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