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集团47.5亿元百万头生猪项目落户陕西澄城 3月19日澄城讯,陕西省澄城县与泰国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签订了总投资47.5亿元的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据了解,该县一季度签约资金达到107.5亿元,实现了招商引资开门红。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计划建设100万头生猪养殖、36万吨饲料厂、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及食品深加工项目、20万亩有机种植基地、8万头鳄鱼养殖加工等5大项目。项目全面达产运营后,年销售额近70亿元,年税收达2.5亿元,对澄城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截至目前,投资1.7亿元的36万吨现代化饲料厂已经建成,一期3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已完成论证、选址、注册等工作。 双汇发展净利44亿元 屠宰生猪1235万头 3月23日双汇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屠宰生猪1,235万头,同比2015年下降0.32%;鲜冻肉及肉制品外销量296.71万吨,同比2015年增长7.68%;实现营业收入518.45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5.99%;实现利润总额58.62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51%。 围绕“稳高温、上低温、休闲产品更休闲、中式产品工业化”的调整方向,2016年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新产品:1、围绕高温产品,通过采取不添加淀粉、不添加合成色素、不添加防腐剂等措施,提升产品品质;2、围绕低温产品,改进完善美式产品和西式产品来丰富口味品种,提升产品出品率;3、围绕烤肠、圆火腿、方腿、脆皮肠,推进区域风味的升级改造,培育地方拳头产品;4、围绕休闲产品,推进规格小型化、风味多样化;5、围绕餐饮食材、中式产品,开发梅花肉排、鸡腿排、预卤猪副产品、中华菜肴、调理包系列等。 阿里健康与正大集团合作“码上放心”涉足食品追溯领域 3月22日人民网消息,一盒鸡蛋产自哪个基地的哪个鸡舍?鸡舍温度、湿度等指标如何?22日,阿里健康与正大集团共同召开战略合作发布会宣布,上述场景将在今年年中成为现实,消费者用手机扫描鸡蛋包装上的二维码,鸡蛋源头信息一目了然。 据了解,对二维码鸡蛋的“身份查询”只需简单三步:首先,通过手机淘宝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明码”,显示首屏欢迎页;其次,揭开外包装的塑料覆膜,刮开灰色涂层,得到四位阿拉伯数字的“暗码”;最后,在欢迎页上的查询窗口输入四位数字暗码,点击“查询”,便跳转到记录鸡蛋出生状况的详情页面。 阿里健康介绍,希望将自身擅长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食品行业有机结合,用技术手段保卫百姓餐桌,真正让关心绿色有机、品牌品质的消费者得到福利。阿里健康副总裁王培宇说:“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打造一套追溯体系,而是希望以追溯为切入点,打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让企业发展的新型‘互联网+追溯’的体系。” 正大集团是全球农牧食品产业巨头,深耕中国多年,在北京平谷、浙江慈溪、湖北武汉、云南昆明等地投资兴建大型鸡蛋生产基地。对于此次推出的“二维码鸡蛋”,正大集团北京总部可持续发展部总裁王爱竹表示,正大集团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新手段和阿里健康拥有的强大数据平台,实现强强联手,这也是正大集团选择携手阿里健康的重要原因。 【Boyar点评】:近年正大集团加码蛋鸡养殖行业,计划在全国布局和兴建20个300万蛋鸡项目,成为在中国和亚洲的“蛋王”,为国内消费者提供喜爱的品牌鸡蛋。此次阿里健康“码上放心”牵手正大集团可谓不仅是在食品行业的全新尝试,也是互联网和食品行业的强强联合,同时扩展了“互联网+追溯”的新领域;在给消费者提供多样的品牌鸡蛋同时也实现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未来在‘互联网+追溯’的体系中,相信阿里健康、正大集团以及消费者三者之间还会创造出有更多新的可能性。 百万只蛋鸡养殖项目落户黑龙江农垦佳南实验农场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消息,佳南实验农场在优化产业结构中,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坚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年产100万只蛋鸡养殖建设项目。 据了解,100万只蛋鸡养殖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投资10770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发展鸡蛋精深加工,生产溶菌酶、蛋清粉、全蛋粉、蛋清液等系列产品,鸡蛋的价值可增长5倍,利润增加50%,届时将实现日加工鲜蛋40吨,新增产值超亿元。同时,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将蛋鸡的排泄物制成有机肥,以每只蛋鸡日产生鸡粪100克计算,每日可产生鸡粪100吨。此外,通过建设有机肥料加工厂,年可实现经济效益900万元,建设淘汰鸡屠宰加工厂,年可实现收益150万元以上,100万只鸡每日需要鸡饲料35万公斤,年需饲料10万吨以上,可以解决农场职工种植粮食作物收获后的“消化”问题,还可增加粮食产量,为200名职工群众创造就业机会。 阜丰3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落户齐齐哈尔 3月21日,齐齐哈尔日报消息,阜丰集团3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将分为三期建设,预计2018年上半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可实现年加工玉米1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金2亿元,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预计2022年可全部完成。届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税金6亿元,可解决当地及周边6000人就业。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玉米生化加工企业。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