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中储粮总公司和中储棉总公司重组大会在京召开,标志着双方重组工作正式实施,中储棉总公司无偿划转并入中储粮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通过此次重组,中储粮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影响举足轻重的农产品企业集团,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农产品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据悉,中储粮总公司与中储棉总公司均以重要农产品储备经营管理为主业,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宗旨,具备整合重组的良好基础。双方于2015年底共同提出重组申请。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准备,两家企业重组整合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记者从中储粮总公司方面了解到,中储粮与中储棉将按照整合方案有序推进重组,包括资产、业务、人员、文化等方面整合的具体措施。重组后的中储粮将继续聚焦粮棉油储备主业,优化收储网点和网络布局,着力提高储备运营效率,加快培育具有更强实力的中央储备集团。中储棉总公司作为其全资子公司,将继续承担国家下达的储备棉经营管理任务。 中储粮总公司方面表示,本次重组将成为中央储备事业和中储粮总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义重大,不但可以放大国有资本在重要农产品储备领域的功能,为推动储备行业国企改革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并进一步整合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资源,加强和巩固国家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使产业更集中、管理更集中,服务宏观调控更有力,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储备效率效能。 当前,中央事权粮棉油库存属于历史高位。通过重组,有利于统筹开展粮棉油调控业务,形成更为高效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在更高层次上整合各类调控资源,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业内人士指出,重组后的中储粮,进一步整合国家重要农产品储备资源、调控资源,其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在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更重要,在维护国家粮棉油安全和市场稳定的作用将进一步巩固加强。 据悉,中储粮总公司和中储棉总公司重组后,企业资产规模将达到1.47万亿元,位居央企前列,储备品种涵盖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大豆、豆油、菜油、葵花油等食用油脂油料以及棉花共八大品种。 从2016年开始,我国国企改革步伐明显提速,企业间合作重组频繁。1月10日,中储粮总公司和中化集团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建立长期稳定战略伙伴关系,在政策性收储、储备轮换粮、现代农业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根据协议,中化集团将依托自身全面的农业投入品供应能力、领先的农业生产示范推广能力和农业终端渗透能力,通过下属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为中储粮政策性收储、储备轮换粮、国有农场转型开发等提供订单种植、全程托管、技术托管等服务,同时,双方将在收储设施、粮油销售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合作,携手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转型发挥央企协同引领作用。 摘自:粮油市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