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农牧CTO十大重点和热点研发技术》 论坛二 主持人: 双胞胎集团 吴昌征博士 出自《第十三届中国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部分摘要 论坛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技术,最终帮助我们的客户或者企业来改善我们的养殖效率。 江西华农恒青技术总监廖细古博士: 第一个、考虑价值,要创造价值。第二个,做猪饲料跟禽不一样,猪的味觉比较敏感,对饲料的思考性,包括原料的选择,控制原料质量。第三个,做商业化的饲料,它的稳定性可能比产品的营养水平更重要。 环山集团技术总监鲍英慧博士: 从饲料标签到养殖标签,慢慢再到食品标签。向食品的终端去改变的话,贴近消费者。我们未来有2000万头生猪的规划和2000万蛋鸡的规划。有这样的产业战略规划以后,做技术研发一定以产业战略规划为根本。 目前2500头母猪的研发试验场,欢迎广大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 赵昕红博士: 我看到一个趋势,现在养殖企业是非常需要定制营养的服务。 我们这个公司刚刚成立,我们所有的咨询模式,包括现在我们跟一些托管公司合作,就像明年的计划就是跟一些托管公司,要把现场的应用研发搞起来。养殖企业并不是不愿意投入研发,只是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思路在哪里,出了问题怎么解决不知道。我们想做一个引领的点。 要交流太多,交流多了你自己都乱了。尤其我自己做了这个事,我们真的是缺乏做,不要天天去学,我们学了N多,最后这个东西不落地。JUST DO IT!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技术主任韩彦明博士: 协会的目的是推广美国的大豆,但与此同时,它又必须为下游客户带来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的30几年中,从家庭的养殖,从服务中国的畜牧业、饲料加工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伴随着中国养殖业、畜牧业的发展,也为美国农民的产品拓展了市场。总的来讲是一种互赢。 提问:问赵昕红博士,您的模式是提供技术的,是否有这种情况,您把别人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他以后就不用您的技术了,你怎么样规避? 赵昕红博士:这个事一点不用纠结,咨询和卖产品是一样的,你保证客户始终用你的产品。因为咨询是一种产品,你卖产品是有形的东西,智慧的经验是要有经历才会产生的,你今天之所以还能存在,你一定是不断的进步。我们的技术方案也在不断的革新。 提问:我想问一下鲍博士,您刚才提了环山从养殖公司到食品公司转变,您作为项目基层的管理人员,您感到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鲍英慧:在这个环节最大的挑战还是我们未来要开发的产品,研发方面,因为我们将来要做两个动物的环山自有的经营型的配套系的研究。对我来讲,环山独有知识产权知识系统的研发体系的构建和我们产品最终落实,在我们产品要上市之前,包括开发,对我们来讲,未来可能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肯定不是我们环山一个企业来完成的,一定会搭建一个平台+的系统,来借鉴行业优秀的精英们,共同来创造我们未来的规划,来实现。 提问:吴兴利博士原来是做饲料配方,您从商业配方师转到真正的猪厂的营养师,在这里面的体会可以讲两三条吗?谢谢! 江西正邦集团猪营养师吴兴利博士:1、只有养殖业行业才能叫营养师,饲料行业只能叫配方师,配方师可能会越来越少,针对养殖业直接服务的营养师会越来越多。2、原料的问题可能是未来养猪行业最要命的东西。未来哪个公司要在原料上突破,那就突破成本了。 转自: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部殷继勋、王仁杰现场整理,内容未经报告者本人审阅,有所疏漏在所难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