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企业 企业动态 查看内容

玉米行情向下 饲料厂家逐步取消小麦替代

简介
 近期国内主产区新麦托市收购数量同比增幅明显加大,收购价整体保持平稳。但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继续向下调整,饲料厂家对未来小麦的替代作用和价格优势兴趣明显下降。
  
  近期国内主产区新麦托市收购数量同比增幅明显加大,收购价整体保持平稳。但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继续向下调整,饲料厂家对未来小麦的替代作用和价格优势兴趣明显下降。据了解,饲料厂家后期将逐步取消小麦替代。

  产区托市收购量同比增幅加大
  新麦收购价整体保持平稳

  随着国内主产区新麦收购工作的推进,小麦托市收购数量持续攀升,同比增幅加大。截至7月31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4811万吨,同比减少77万吨。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8月8日,河南地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达965.8万吨,小麦收购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7.8%,占全省收购总量的59.8%。当前国内主产区夏粮收购时间过半,流通市场合格粮源数量大幅减少,农民手中不合格粮源的销售更加困难。随着主产区流通市场粮源数量的明显下降,局部区域粮源规模化采购难度较大;区域间新麦“有价无市”与“有市无价”格局并存。

  与此同时,区域间新麦品质虽参差不齐,但巨大的价差也为跨区域流通创造了条件。为解决入库粮源数量少的困境,质优新麦区域部分收购主体通过跨区域采购质差小麦搭配以增加入库粮源数量;而质差新麦区域部分收购主体则跨区域采购质优新麦。截至8月中旬,江苏省宿迁宿城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每吨2260元;安徽淮北濉溪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每吨2260元;山东聊城临清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每吨2400元;河南商丘虞城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每吨2300元;河北衡水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每吨2390元。

  国家临储麦库存同比持续攀升

  近期国家临储小麦成交情况同比偏弱,导致其剩余库存数量同比持续攀升。8月9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250.0849万吨,实际成交数量0.2909万吨,平均成交率0.12%,成交均价每吨2448元。相比之下,8月2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为249.9785万吨,实际成交数量0.0442万吨,平均成交率0.02%,成交均价每吨2459元。据统计,自2016年6月以来,截至8月中旬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数量2504.2199万吨,实际成交数量9.8758万吨,平均成交率0.39%;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累计投放数量1291.683万吨,实际成交数量27.895万吨,平均成交率2.16%。截至8月中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3808万吨至3908万吨,同比高1917万吨~2017万吨。

  产量下调及需求改观提振国际麦价延续反弹态势

  美国农业部8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预计2016年/2017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为2.528亿吨,上月的预测为2.537亿吨,由于用量增幅超过供应,全球期末库存数据下调90万吨,不过仍是历史最高纪录。预计美国2016年/2017年度小麦年末库存为11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11.05亿蒲式耳;美国2016年/2017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23.21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22.61亿蒲式耳;美国2016年/2017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9.5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9.25亿蒲式耳;欧盟2016年/2017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1.475亿吨,7月预估为1.565亿吨;欧盟2016年/2017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2700万吨,7月预估为3400万吨;中国2016年/2017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350万吨,7月预估为350万吨。

  据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201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7.31亿吨;相比之下,上年为7.34亿吨。截至8月12日,CBOT9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22美分/蒲式耳,较8月5日的416.5美分/蒲式耳,上涨5.5美分/蒲式耳,涨幅1.32%;期间最高价427.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406美分/蒲式耳。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数量为130万吨,1月~7月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总量为1433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2044万吨,同比减少29.9%。

  玉米政策性粮源成交持续低迷
  饲用小麦替代优势减弱

  美国农业部8月全球玉米供需报告显示,全球2016年/2017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2.208亿吨,7月预估为2.084亿吨;美国2016年/2017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51.53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145.4亿蒲式耳;美国2016年/2017年度玉米出口预估为21.75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20.5亿蒲式耳;2016年/2017年度美国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24.09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20.81亿蒲式耳;2016年/2017年度美国玉米农场价格预估区间下调25美分,为2.85~3.45美元/蒲式耳,中间值将比2015年/2016年度的价格区间3.55~3.65美元/蒲式耳,低45美分/蒲式耳;中国2016年/2017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18亿吨,7月预估为2.18亿吨;中国2016年/2017年度玉米进口预估为100万吨,7月预估为100万吨。

  为支持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拨付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3003860万元,其中内蒙古自治区662515万元、辽宁省457788万元、吉林省726306万元、黑龙江省1157251万元。

  当前国内玉米农产品市场主要供应主体为政策粮及南方新季春玉米,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市场关注度进一步下降,国内临储超期玉米拍卖量稳定在800万吨,但成交量走低、成交价局部略升,下游竞拍热情总体不高。农业部发布的2016年7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显示,7月份国内生猪存栏率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4%;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2%。截至8月中旬,广东港玉米库存维持相对高位,质量整体偏差,贸易销售压力很大,辽吉轮换玉米价格每吨1880元~1900元,偏差玉米每吨1830元~1850元;锦州港玉米港内自营报价每吨1750元~1760元,按质论价,但有价无市,整体萧条。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持续弱势运行,意味着饲料厂家对未来小麦的替代作用和价格优势兴趣明显下降;据了解,饲料厂家后期将逐步取消小麦替代。

  新麦成市场供给主体下游需求改观不宜太乐观

  随着国内新麦被大量加工使用,其已成为市场供给主体。当前粮食贸易商等市场主体虽对质优新麦后市行情走势存看涨预期,但因受仓容不足、资金压力以及质优粮源采购难度较大等诸多因素制约,其麦市贸易显得有心无力,更多的是根据自身粮源掌握情况以及手中持有订单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经营。受制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以钢铁、纺织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停产停工较为明显,这将一定程度上制约集团采购对面粉的需求力度,“旺季不旺”特征仍将较为明显。后期在国内主产区流通市场质优粮源数量少以及下游需求阶段性有所回暖等因素提振下,质优新麦市场行情将呈现偏强运行态势,但不宜过于乐观,麦价上涨空间需关注阶段性供给与需求博弈。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精彩专题

IHU正德培训
IHU正德培训
IHU正德培训,畜牧人, 畜牧人论坛,论坛热点,三个标准...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青贮饲料专题
青贮饲料专题
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重要的饲料来源。本主题主要介绍青贮饲料的基本知识、制作技术、质量评定方法与饲喂注意...
水产养殖之水质调控
水产养殖之水质调控
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水质的季节管理,水质调节方法等。...
仔猪腹泻与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与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往往不是指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它既可能是由单独一种疾病...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5: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