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玉米隆重登场,抢粮战火再次点燃 昨日,国家粮食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公布了7月14日-15日国家粮食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及联网的各省(区、市)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组织开展“分贷分还”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交易。这其中包括了内蒙古150万吨,辽宁30万吨,黑龙江20万吨以及吉林200万吨共计400万吨的2013年产玉米。可以说,在超期存储玉米的定向销售接近尾声的状态下,此批2013年玉米的敞开拍卖将会在拍卖市场再次掀起一番波澜。那么13年的临储玉米首次大规模登场并且以面向全国的方式进入拍卖市场,对于当下的玉米市场又会引起怎样的影响呢? 饲料企业如饥似渴,首次公开拍卖或再次点燃政策粮购销市场 从五月份开始的政策粮拍卖---也就是超期储存玉米定向销售开始,玉米市场整体供应紧张的状态就已经将超期玉米拍卖的成交率一步步推高直至最高的七成,之后随着深加工企业的短期库存建立基本完成,加上拍卖标的的质量相对较差等因素影响,其成交率方才开始回落直至到一成以内。而这种成交的回落笔者在之前的文章当中已经说明其并不能反应出玉米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已经彻底缓解,其由于质量的关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加工企业对于玉米的需求短期内基本无忧而已。而饲料企业对于玉米的需求尤其对于优质玉米的需求并没有得到一丝的缓解,陈粮的质量问题使得大多数饲料企业对于其只能是选择作壁上观。而正是因为如此,此番2013年玉米的公开拍卖很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抢粮高峰,因为从玉米需求的占比来说,饲料企业才是玉米终端需求的最大的一方。 标的均在东北,运费成为无形固定成本 那么在肯定了此番拍卖基本会引发政策粮拍卖的新一轮抢粮高峰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此次拍卖的标的情况。从国家公布的标的分布来看,此轮拍卖的玉米标的均在东北三省外加内蒙古地区。那么这样一来,对于销区来讲,相对较高的运费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形的固定成本。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拍卖的玉米从港口运输到达华南市场的话,从产区达到港口在加上港口的运费,再从港口运输到厂,其运费成本基本要在250-300元/吨不等,而从陆路运输到内陆销区的话,其运费成本更是高达300元/吨以上。即便是运送到当下玉米供给比较缺乏的华北地区,除去河北省之外,其他省份包括山东以及河南,其运输成本至少也在150元/吨以上。 综上所述,针对此次公开拍卖2013年的“好”玉米来说,其对于饲料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消息,但是面对的全国范围的公开竞争,抢粮看起来在所难免。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标的全部在东北,北粮南运的运费成本无疑使得玉米的到厂成本被进一步推高,这也对当下玉米市场现货价格高位运行再一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国储拍卖季到来,玉米价格走向何方? 7月份以来,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小幅走低,截止目前,山东潍坊地区深加工企业14.5%水分玉米进厂价1880-2000元/吨,部分企业较上周下调10-2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玉米进厂价185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河南鹤壁地区玉米进厂价195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 后期来看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的阻力较大:一是小麦能够部分替代玉米在饲料中的使用。二是6月底部分贸易商开始释放前期库存,与此同时,正常轮换工作也开始启动,加上前期用粮企业大多备有1个月左右的库存,华北地区用粮缺口逐渐缩小。三是华北地区多数深加工企业已经建立了较高的玉米库存,监测显示,目前平均库存水平在4周左右的加工用量,加上在途库存可接近2个月,深加工企业采购策略趋于稳健,收购量超过加工量即下调收购价。四是华北地区多数饲料企业玉米库存整体低于深加工企业,库存普遍低于1个月的加工用量,且在途库存量并不大,但饲料企业并不急于提价收购玉米,主要是因为目前库存的玉米可集中用于生产猪料,而禽料玉米可用超标小麦来替代。目前华北黄淮地区价格集中在1600-1900元/吨的超标小麦数量较大,尽管优质玉米已经不多,但饲料企业并不紧张。五是政策性玉米可能增加供应,市场传言第二批临储转一次性储备的玉米即将开始销售,其中包括华北地区近百万吨的2014年产东北移库玉米。综合来看,7月华北地区继续上涨阻力较大,但由于总体供应仍不宽松,大幅下行的可能性也不大。 自5月27日国储超期玉米拍卖开始至今,2011-2014年陈玉米陆续登场,对市场价格影响也逐步增加,市场进入国储拍卖季。那么在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继续由国储操盘下,市场价格将会作何走势呢? 一、超期任务基本完成 今年国储拍卖首要任务就是超期玉米的“去库存”,而从国储拍卖成交来看,自5月27日国储超期玉米拍卖开始至今,成交总量为899.39万吨,其中2011年6.34吨,2012年710.15万吨,2013年181.52万吨,2014年1.38万吨。由成交数量来看,国储拍卖成绩喜人,国储开拍一月有余的成交量已远超2015年全年的成交总量806.71万吨,同时除黑龙江省外,其他省份超期玉米基本见底,今年缓解国储库存压力的目标已初步完成。 二、成交量逐步降低 1、国储拍卖主要仍以2012年陈粮为主,同时作为玉米生产企业集中、玉米消耗量较大的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国储拍卖都已暂停,而山西及南方各省拍卖量也均保持较低水平,以山西省为例,周拍卖量仅为19吨。 2、近期国储拍卖主要以黑龙江陈粮为主,但由于黑龙江省2012年陈粮质量较差,且向南方运输距离较远,成本过高,用粮企业拍卖意愿较低,周成交量非常少。 3、南方春玉米即将上市,用粮企业对新季玉米所抱希望较高,近期采购陈粮意愿走低,均以消耗库存为主,对国储拍卖的2012年玉米采购意愿低迷。 三、本周玉米拍卖看点 由下表(7月12日超期储存和蓆茓囤储存国家政策性玉米定向竞价销售交易公告)可以看出: 1、本周12日拍卖投放总量200万吨,低于上周的拍卖总量292万吨;其中国产(11年产的0.83万吨,12年产的158.8919万吨,13年产的11.42万吨,14年产的0.01万吨),进口1.93万吨; 2、2012年产的158.8919万吨是目前国内剩余2012年产玉米总量,且其中70%在黑龙江省,预计本周黑龙江2012年玉米拍卖成交量依然清淡。 3、2013和2014年产玉米拍卖量继续减少,吉林2014年拍卖量已降至0.01万吨。 4、本周华北玉米投放量几乎没有,山东、河南停拍,河北0.08万吨,山西0.0019万吨,可以视同没有了。 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国储拍卖仍以2012年为主,短期内2013和2014年陈粮出库量并无明显增加,后期国储陈粮出库力度呈下降趋势,市场陈粮购销量减少,加之2016年春玉米在产量与质量均下降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新粮对国内玉米市场影响力度降低。 由此来看,短期国内市场将继续保持原粮紧缺状态,8月份玉米市场价格将保持震荡为主,预计:在春玉米上市时间推迟、企业库存量接近安全底线、国储陈粮又无法继续大量供应市场之时,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有可能继续呈上行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