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目前部分试点地区发放补贴的效果也不好,未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宁夏畜牧工作站饲草调制科科长陈亮说,宁夏将3000万元试点项目资金平分给试点县区,但利通区是宁夏奶牛养殖核心区,青贮饲料收购、制作量大,补助金额平均到每吨青贮饲料只有21.86元,明显低于贺兰县的每吨43元和沙坡头区的60元至68元的补助数额。这就造成奶牛养殖产业越发达的县区,补贴起到的带动效果反而越小。宁夏平均每吨青贮饲料的收购、制作费用约550元,补助金额太低,很难从实质上起到引导效果。 护航“粮改饲” 受访人士认为,为更好推广“粮改饲”的试点,首先社会上应加大宣传和科普力度,消除民众的认识误区,让人们认识到饲草种植使用的种种好处。以青贮玉米为例,其单位面积产量高,而食用青贮玉米的牛羊还能产出优质的奶和肉。 另外,还要强化青贮饲料技术支撑,培育专业化生产市场主体。提高青贮饲料等品质,推进标准化种饲养畜,持续优化“粮改饲”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养殖企业+种植大户”“养殖企业+种植合作社”“养殖企业+自有种植基地”等多种种养结合模式。 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在精准扶持政策上发力。相关部门应按照试点县区本年度实际制作全株玉米青贮总量和统一的补助标准,确定下一年度的补助金额。“如可确定收购、制作每吨青贮饲料的补助统一为100元,对青贮饲料需求量大的试点地区,未来应相应增加补助总额,而一些牛羊存栏量少的县区则可以少拨付一些,避免搞‘一刀切’。”陈亮说。 基层工作人员建议在大力推广“粮改饲”的现阶段,可将进口大型青贮专用收获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促进机械化收割水平的提高。 摘自:半月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