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营农场寻求调整种植结构 在鹤岗市萝北县宝泉岭的军川农场,一块临街的宣传牌上展示着军川农场燕麦复种大豆试验的简介。据了解,燕麦复种大豆是该农场实施“转方式、调结构”的一种尝试,通过种植燕麦作为牧草实现“粮改饲”,燕麦收获后种植极早熟大豆。该试验田面积为10亩,也是军川农场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 该农场的陈姓农民是种粮大户。“我自己有550垧地,其中旱田400垧、水田150垧,400垧旱田种的都是玉米。今年玉米种植成本没有明显变化,地租与去年持平,种子价格微涨,化肥、机耕、收割等方面费用基本没有变化。”他表示,农场职工由玉米改种大豆等其他作物的比例不足一成。 “农场里改种大豆的非常少,目前种玉米还能保证不赔钱,但种大豆产量低、成本高,收益不确定性很大。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后应该种啥,非常迷茫,政府不托底收购了,弄得我们心里也没底了。”陈姓农民告诉记者,今后改种大豆的面积也许会增加,农场为后期调结构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包括燕麦复种大豆以及小面积改种杂粮等。但是农场职工都不敢改种太多,还是会大部分种玉米来保底。 上述陈姓农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军川农场川北管理区为例,种植1公顷玉米需投入9510元,单产为10吨/公顷,销售价格1300元/吨,收益为13000元/公顷,净收益为3490元/公顷。反观大豆,该地区大豆种植成本为8300元/公顷,产量2.2吨/公顷,销售价格3400元/吨,收入为7480元/公顷,加上补贴900元/公顷,种植收益仅80元/公顷。由此看来,若大豆种植收益无法大幅提高,当地玉米种植的优势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在勃利县红兴管局下属的北兴农场,陈姓生产队长告诉记者,整个北兴农场有3.667万垧农田,他所在的连队有近700垧的田地。去年连队种植玉米的有533垧,占总面积的77%;种植大豆的有67垧,占总面积的10%。2016年,受玉米价格下跌及政策调整影响,玉米种植面积下降至333垧,占总种植面积的48%;大豆种植面积增加至267垧,占总种植面积38%;另有10%的面积改种经济作物与杂粮。 3 大豆传统产区调减玉米种植 此次考察途经的富锦市和双鸭山、七台河是大豆传统种植区。在佳木斯市农委,记者了解到,佳木斯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1688.4万亩。2015年该市玉米播种面积862.9万亩,2016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了162.5万亩,降至700.4万亩,改种面积不足两成。2015年大豆种植面积为159.5万亩,2016年增加21.2万亩至180.7万亩。在改种的农田中,种大豆的面积约为七成,其余改种最多的是水稻、杂豆和薯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