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一位资深动物营养研究者眼中的广东饲料业

简介
郑诚教授,原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从事饲料科研工作多年,心系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关注饲料工业的未来动向。本文对广东饲料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



  (2)饲料企业创新要结合生产需要,以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切入点,以改进生产经营、提高效益为目的。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要经常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善于及时发现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才能提出创新立项。

  (3)新产品、新原料、新工艺的研发,需要一定的试验经费和设备。所以企业要将研发费用列入财务预算计划。研发经费少、设备条件差是一些企业难以开展研发工作的重要原因。那种舍得花钱作秀,而不舍得买试验设备的现象应该克服。有少数企业的仪器设备齐全先进,但使用率不高,是否可考虑企业间协作,分担费用,大家得益。

  (4)要创新必须有科技人才,没有科技人才连一个简单的试验也无法开展。像前面提到的那间饲料厂因没有人才,设备无人用,有创新欲望也不能实现。根据统计,2008年广东饲料行业从业人员33052人,其中博士199人,硕士666人,本科生4023人,大专5255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共10143人,占从业人员的30.68%。在大专以上的人员中博士占1.96%,硕士占6.57%。有大专学历的人员大多数集中在大型饲料企业和条件较好的中型企业,相当部分的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招不到本科生或留不住本科生。从工作类型分析,博士和硕士中的大多数是从事饲料配方设计、市场营销服务工作。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创新和开展试验研究。根究科技队伍现状,饲料行业要科技创新,要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在科技队伍组建和人才使用方面采取如下措施:①“筑巢引凤”,以优厚的条件招聘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留学回国的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科技人才队伍的水平有明显的提高。②集中力量,组织攻关。拥有较多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大型企业,要让科技人员摆脱繁琐的事务,集中力量搞研发,把不同层次的人才组织起来,形成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③产学研结合。饲料企业要积极主动争取教学科研单位合作,充分利用教学科研单位的人才和设备,发挥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④各尽所能,群策群力。中小型企业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产需要,发动员工开展创新活动。在饲料行业中有一批聪明能干、经验丰富的骨干,其中有些是某方面的高手、能手或是“奇才”。他们分散在各个企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许能出惊人的成果。⑤加强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经验交流,可考虑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扶持和奖励有显着成果的单位和个人。

  科技创新贯穿于饲料工业发展的全过程。从世界饲料工业发展历史可看出,每一项创新或新发现对饲料工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例如,在饲料营养方面,1810年德国科学家塔尔(Thaer)提出第一个饲养标准,接着研究出饲料成分分析方法,使饲料产品的营养指标和含量计算有了依据;上世纪20年代相继发现和使用各种维生素,促进了维生素制造业的发展;1944年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NRC)制订出一系列饲养标准,并定期修订,成为世界各国设计饲料配方和修订本国饲养标准的主要参考,对世界动物营养学研究贡献很大。在饲料制造工艺方面,1870年欧洲研制出辊筒式粉碎机,1900年研制出分批搅拌机,1911年英国研制出第一台商品制粒机,从此颗粒饲料普遍推广,1975年美国全电子计算机化饲料加工厂建成,美国饲料工业进入电子计算机化、自动化快速发展年代。

  现代饲料工业汇集了前人的发明创造和现代有关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可以预见,饲料工业的科技水平将会不断提升。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我们要继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更重要的是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就不能建成具有特色的饲料工业强省、强国。

  本文所谈到的主要是有关饲料企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饲料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转变生产方式,如何改变组织结构和服务方式等问题,有必要深入讨论。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才能大步向前迈进。来源于:广东饲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3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03: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