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面对“新常态” 饲料企业需领会四个关键变化

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从饲料生产的角度来看,2013年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1.93亿吨,同比下降0.6%。2014年的官方统计数据还没有发布,但估计跟2013年基本持平,略有下滑。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突破2亿吨近在咫尺,但天花板会在2.5亿吨-3亿吨之间。这个增量主要是由饲料产品结构带来的:目前配合饲料产量占饲料总产量的85%左右,至少还有1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年均增长率将低于配合饲料,所占比例会进一步降低。

  从饲料产品来看,目前猪料产量超过8000万吨,占饲料总产量超过40%,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有望保持在3%~5%,成为第一个突破1亿吨的品种。肉禽料已经跌破5000万吨的关卡,2009-2013年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01%,不过禽肉具有比较竞争优势,而且肉禽料在全球饲料产量中占主导地位,未来在中国依然有发展空间。蛋禽料已经进入成熟期,未来三年内将在3000万吨徘徊;水产饲料受制于水体面积、养殖技术,目前寄望于市场普及率的提高,三年内有望突破2000万吨,预计市场容量在3000万吨左右。反刍动物饲料基数尚小,受国内牛羊肉价格上扬、国家大力扶持,未来5-10年有可能突破1000万吨。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数据是,全国工业饲料产能接近6亿吨,即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仅三分之一左右。消化过剩产能成为中国饲料业进入调整期的必然选择,但竞争会逐渐演变为全国性饲料企业与区域性饲料企业、大型饲料企业与大型饲料企业之间的较量。这种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残酷,饲料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也将一个全新阶段。

  “新常态”对饲料企业最大的挑战是饲料需求增长停滞,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利润增速放缓。显然,习惯了轻松赚钱的日子,一下子要适应“新常态”并不容易。饲料市场格局调整所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饲料企业的行为、判断、战略路径都将随之变化。

  “新常态”下,饲料企业至少会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全面发展是新常态。饲料企业不光考虑规模、速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更关键是回归饲料产品,去解决养殖成功率、盈利水平问题。这要求饲料企业站在客户需求的角度,推动技术研发创新、管理体系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提升综合竞争力。

  第二,效率很关键。当饲料销量增长放缓的时候,必须通过提高效率予以弥补。这里包括了产业链效率和供应链效率。除了重视组织变革与管理提升,从研发、品牌等入手,提高产品附加值之外,还必须提高资金流效益、降低生产物流成本、提高信息流效率、完善人才机制,建立企业文化,形成强大合力。

  第三,新商业模式呼之欲出。过去饲料厂聚焦于单一模式,基本是制造业的模式,竞争的重点是比谁成本低、规模大、速度快,今后将由这种模式转化为以营运为核心带动发展的模式,重点聚焦在两个能力上: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

  最后,资产运营的重要性凸显。当饲料行业缓慢增长甚至下滑的时候,寻找机会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成为企业能否增长的关键。未来优势的饲料企业将试图通过布局海外市场、延伸产业链、跨界经营等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今后的饲料企业如果在资产管理运营上面没有强大的实力,要么退出,要么终有一天沦为一个代工厂。

  “新常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转型过程。这就要求饲料企业面对客户结构、客户需求的变化,主动地调整商业模式,改变增长方式,专注于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完善团队建设,推动内部组织变革,打造综合竞争优势。

  这将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自我变革,也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战役。因为如果失败了,将意味着迷失在中国饲料业转型升级道路上既充满很多机会,又非常残酷的十年。

  来源于:广东饲料网

  原标题:面对“新常态” 饲料企业需领会四个关键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1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07: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