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3年多的猪价格低迷,由于供求关系,我们都知道是生猪存栏量太多了,实际上呢,有点细微的变化: 中国的养猪业,用了5年时间,散养户基本消失了,现在的养猪人,每户存养10头母猪以上,算是基本的。 实际上,这样的养猪户,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考虑量,3年内,每头母猪年提供肥猪数量,全国平均,由过去的15头提高到17头以上,散养户时代,存养母猪年提供肥猪数量全国算起来,很低的,我知道不少养猪户母猪淘汰很不及时,规模化时代,这是一个经济效益必须考虑的参数,淘汰母猪加快,饲养水平提高,才有了每头母猪增加出栏肥猪数量多两头。 这两头,看起来不很多,但是,以百分数计算,就很可观了,提高了11.7%,一般的,供求关系超过了10%,就会引起价格的剧烈波动。这个指标要小心。即使全国母猪存栏量没有变化,也会严重抑制价格。 另外的变化就是,规模化的提高,导致瘦肉猪品种得到全部普及,每头猪瘦肉产量,从过去的100公斤体重产瘦肉55公斤,到现在的65公斤。这个提高,达到了15%以上,更加会严重的抑制猪价,我们养猪的目标是为了获得瘦肉,现在这么多的瘦肉提供,要求母猪存栏减少1/4,肥猪价格才与3年前的相等,实际上呢?我们的母猪存栏量,基本没有变化。 近几年内,养猪业已经消耗光了上下游的资源,很难再有暴利赚了,养猪户要抓内功,减少饲料浪费,降低料肉比,才有机会存活下去。 年前在下城子镇,宽豆角18元/斤,猪肉8元/斤。 我们做畜牧业的,很骄傲和自豪,但是我们过度发展,搞坏了这个行业。 该贴已经同步到 山中的漫游者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