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问题,全文约12000字,共分5个部分32条。五大方面主要涉及: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2015年一号文件开篇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文件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上寻求新突破。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在“2014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报告认为当前畜牧饲料业的新常态呈现3大特点: 增产难度加大。回顾历史,八十年代中国肉类产量年均递增9%,九十年代增速是7.7%,本世纪前十年增速降到2.8%,而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增速为1.4%。 消费主导生产的特征更加明显。宏观经济大环境对畜牧业的影响加深,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更加明显。 非传统挑战和风险日益增多。资源环境压力、疫情影响、突发事件等社会关注高,这些挑战和风险很容易对产业造成重大影响。 综合来看,畜牧业“新常态”下,发展的驱动力将更加依赖创新。在此背景下,一号文件出台对饲料行业有哪些影响,对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博亚和讯精选同饲料密切相关内容共6条,为您精彩解读。 【BOYAR观察】一号文件:粮食安全仍是首当其冲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条第一项提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粮食主销区要切实承担起自身的粮食生产责任。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保障措施落实到具体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耕地占补平衡实行与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等政策。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盐碱地改造科技示范。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植物保护建设工程,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BOYAR点评】:粮食安全仍是2015年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促进粮食增产,保护农民利益,国家不断完善粮食相关政策,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15年一号文件针对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出了许多细化要求,包括全面开展永久农田划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创新投融资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等等。 【BOYAR观察】一号文件:继续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面对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