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di635012 楼主 1、同样的配方,差不多的原料,夏季和冬季成品水分差异较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冬季制粒温度上不去有哪些原因?锅炉压力5-6公斤,制粒机压力4-5公斤,制粒机电流处于低水平(80A)左右,蒸汽阀门开到最大,制粒温度只有70-75℃(猪料、鸡料都这样,达不到80℃)。 3、高温制粒和低温制粒,那个调质后的水分高?最终成品的哪个水分高,为什么? 4、冷却器保温或者预加热冷却器,会导致成品水分降低么?为什么? 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 树樱白 沙发 第一,冬季成品料由于气温低,在未完全冷却的情况下,水分已经被低温环境结合到颗粒料中,冷却器能抽走热的水蒸气,冷的则不行。 第二,冬季制粒温度上不去,主要是环境和物料的原因,环境温度低(10度到15度),物料中占比例大的玉米水分都在十六左右,混合后的水分也在十三到十四之间,调质时间短,很难将物料升温(饲料行话叫做不吃气)。 第三,低温制粒多用于乳猪料的二次制粒,关于最终哪个水分更高,与是否是高温和低温应该无直接联系。 第四,冷却器保温,作用类似于防止热料在直接接触未保温的四壁而形成凝露,造成冷却不均匀,冷却 效果不好等现象的发生。 以上完全是个人浅显的经验,请专家指正。 lzm_001 板凳 主要看下蒸汽质量和蒸汽管道清理干净了吗?我联系跟踪了2年的调质前后、冷却前后的物料温度和水分, 最主要的还是蒸汽质量的影响。 说了那么多,主要就是调质温度没有上来,原因有三,一看下物料水分,二蒸汽管道内部清理和蒸汽质量(温度、压力),三就是看看能否延长调质时间。 Blanc 地毯 2楼解释很详细 锅炉压力有点低,还有检查一下温度计的传感器。 楼主 yudi635012 关于1,有报道说,温度每上升11℃,空气的系水力增加1倍。夏天冷却器的空气温度较高,所以热空气带走的水分会更多。 还有说冬季饲料表面剧冷,阻挡了饲料内部的水分散失。 关于2:冬季物料温度低,导致物料在调质器内未被充分调质,热量和水分没有进入到物料内部,导致温度上不去。解决办法——增加粉碎细度,改变桨叶角度(增加调质时间)。 关于3:高温调质后水分高于低温调质,但在冷却过程损失的水分更多,所以高温制粒成品水分低于低温制粒。 关于4:冷却器保温可以防止饲料开裂,产生冷凝水等现象,还可以预热冷空气,使冷却效果更好,可以降低成品水分。 老江湖139 6楼 一、除以上说的外,还与原料水分有直接的关系。夏天原料水分相对比较低,冬天相对比较高,对成品水分影响较大; 二、把制粒蒸汽压力调整到2-2.5公斤试试,做好疏水工作,对制粒会有好处;(首先要保证蒸汽质量为 饱和蒸汽,不能为过饱和蒸汽或不饱和蒸汽) 三、高温制粒与低温制粒除与配方有关系外,还与添加的蒸汽有关系。添加的蒸汽多,温度自然会高, 但与成品水分没有直接关系。成品水分与调质前的物料水分有直接的关系。 四、冷却器预加热或保温,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对成品的水分形成间接的影响(冷却时间相同,成品水分相应较低)。因为环境温度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空气带走的水分会增加,所以冷却时间过长,会对颗粒的水分造成影响。 DLG 7楼 冬天环境温度低,设备散热快,原料水分比夏天高,料温低,温升自然难高;半成品进冷却器温度低, 水汽从颗粒内部出来自然就慢些;冷却器要带走水分,除了与水分从颗粒料中溢出快慢有关,还与进入冷却器的空气湿度有关。 yuanfang 9楼 1、冬季冷却效果差,冬季原料水分高等原因造成成品水分差异大,2、冬季蒸汽质量导致调质水分高, 加不进蒸汽,一加蒸汽就堵机,3、调质水分与原料水分、蒸汽质量有关,高低温关联不大,4、会导致成品水分降低,因为冷却过程带走的水分多了,冷空气使颗粒迅速冷却,仅带走颗粒表面的水分。 lzf_good 11楼 还是跟冬季原料水分高有关吧,物料调制温度难以达到夏季水平,且物料调制水分也高。 yudi635012 13楼 8公斤的蒸汽和6公斤蒸汽估计水含量差不多。因为锅炉出来的都是过热蒸汽。不管几公斤的压力经过减压阀后压力都是一样的。 回复沙发 第三,低温制粒多用于乳猪料的二次制粒,关于最终哪个水分更高,与是否是高温和低温应该无直接联系——调质的目的之一就是调整成品的水分,温度和调质时间应该可以影响成品的水分。 古怪的小宇 17楼 1 季节性变异,与作物的收获时间有关系,收获时的含水量有关系。 2 冬季采用的都是新下来的作物,其含水量本身就较高,此时在调制过程中吸收水。 蒸气的难度就较大,温度就不容易上去。 3 高温制粒完成后水分含量高,饲料吸收高压水蒸气多 4 我觉得不会影响成品水分 以上为个人见解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