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果来看,生物降解技术可有效缓解霉菌毒素对动物肝脏的损害,提高动物生理机能,特别是在改善肉鸡生产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计成说。 诸多问题待解 不过,生物降解技术要想实现规模化应用,仍然面临许多待解的难题。 就目前来看,国内对霉菌毒素生物解毒的研究还主要侧重于对降解单一毒素菌株的筛选及解毒能力的研究,而对于筛选出高活性同时降解多种毒素的菌株研究却很少。 不仅如此,由于微生物的生物酶分离纯化过程复杂、酶作用条件苛刻,对霉菌毒素重组酶及其在实际生产应用的研究也很少。 在计成看来,筛选能高效去除多种霉菌毒素的微生物,并对其分泌的复合解毒酶进行分离纯化是成功控制霉菌毒素的关键。而寻找和筛选能降解霉菌毒素的细菌,对其所产胞外解毒酶进行特性研究及对解毒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也是霉菌毒素生物降解研究领域重要突破点和发展方向。 另外,他还建议,未来还需要考虑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基因工程手段,将活性高的解毒酶基因进行克隆和高效表达,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 而对于企业来讲,敖志刚认为霉菌毒素控制策略应集中在两点,第一,防止霉菌的生长和饲料霉变;第二,防止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危害饲料质量和动物健康。 因此,他建议饲料企业在采购原料时就需要实时监测,以质论价,严格把控原料的水分、蛋白、霉粒、破碎粒、杂质、霉菌毒素等指标。另外,企业还需要积极寻找有竞争力的饲料替代原料,如小麦、大麦、高粱等。与此同时,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有霉变风险的原料进行物理除杂及选择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来源:中国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