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农大教授:未来可用基因工程手段使生物降解技术量化生产

简介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物理和化学去除霉菌毒素的方法都存在应用缺陷。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解毒技术,生物降解法值得关注。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物理和化学去除霉菌毒素的方法都存在应用缺陷。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解毒技术,生物降解法值得关注。
  生物降解技术具有解毒效率高、特异性强、对饲料和环境没有污染等特点和优势。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动物生长发育性能下降和某些不可预期的中毒现象,可能是霉菌毒素惹的祸。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粮食和饲料原料中。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谷物每年平均有25%受霉菌毒素污染,平均有2%的粮食由于霉变不能食用。
  如何有效降解饲料及食品中的各种霉菌毒素,就成为饲料工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
  在近日召开的2014中国氨基酸与饲料原料应用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计成表示,物理和化学去除霉菌毒素的方法都存在应用缺陷。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解毒技术,生物降解法值得关注。
  危害不容小觑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在地球上的存在年限甚至比人类还要悠久。虽然目前全球范围内还并未因霉菌毒素的积累而造成重大灾害,但它的存在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却不容小觑。
  去年6~12月间,奥特奇生物制品(中国)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就曾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证明,霉菌毒素在玉米、小麦、大豆及全价饲料中都普遍存在。
  该公司技术总监敖志刚向记者介绍,他们通过采集分析了来自东北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11个主要粮食产区的254份样品,样品包括全价饲料、玉米、大豆、小麦、全混日粮等。最终检测发现,这些样品中57%含有6~8种霉菌毒素,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以及玉米赤霉烯酮。
  不仅在中国,全球的农业生产也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影响。计成表示,以欧洲为例,虽然近年来呕吐毒素越来越少,但伴随着温度和潮湿度的增长,黄曲霉毒素的表现却越来越明显。
  他同时指出,在近年来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养殖户大量使用DDGS(酒糟蛋白饲料)和麸皮也使得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成倍增长,饲料污染情况堪忧。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后,动物采食会造成更可怕的污染,各种疾病威胁动物生命,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计成说。
  敖志刚也表示,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健康水平,造成动物免疫抑制,严重时还能造成死亡。而毒素残留在动物组织和产品中,通过食物链也能影响到人类食物的安全性,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
  生物降解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动物及人类的健康安全,有效降解霉菌毒素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不过,传统的物理、化学去除霉菌毒素的方法存在效果不稳定、营养成分损失大、影响饲料适口性且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点。
  比如活性炭法、硅酸盐法等物理吸附方法,其在吸附霉菌毒素的同时也吸附了大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应用效果较差且添加量太大,占饲料空间太多,因而无法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在计成看来,霉菌毒素的毒性与其分子结构中相应的毒性基团有关。因此,只有将各类毒素分子结构中的毒性基团彻底破坏或消除掉,并使之生成无毒的代谢产物,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除毒素对动物和人的危害。
  而生物降解技术通过微生物、植物及其代谢产生的酶与毒素作用,能够达到破坏毒性基团的效果,并且该技术还具有解毒效率高、特异性强、对饲料和环境没有污染等特点和优势,成为近年来业界关注的热点。
  计成对记者称,他们的课题组通过大量研究,已成功得到一株高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有高达可降解80%黄曲霉毒素的活性。另外,他们还成功从动物肠道食糜中分离出能够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株,目前正在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其降解产物结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下一页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3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9 13:4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