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投资收益为扮靓德美化工的业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司在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同时,也在寻找业绩新的增长点。而在这个过程中却伴有杂音,子公司股权在无声倒腾的背后,关联交易或被隐藏。 投资收益撑业绩 寻找业绩新增长点 2006年登陆资本市场的德美化工,在投资收益的贡献下,公司净利润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而这一势头在2011年戛然而止。这个过程中,公司也在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并进军生态养殖业。 据Wind数据统计,在2006年-2010年之间,德美化工的净利润分别为5,052.56万元、7,737.98万元、9,825.07万元、16,008.18万元、34,577.31万元,而投资收益分别为77.36万元、309.57万元、4,348.95万元、5,843.53万元、25,111.50万元,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53%、4.00%、44.26%、36.50%、72.62%.5年间,德美化工的投资收益不断增加,为公司净利润的增长贡献不菲。 到了2011年,德美化工的投资收益为11,065.53万元,同比减少了55.93%。受此影响,德美化工当年的净利润也下滑了58.59%,但投资收益所占净利润的比例仍高达77.29%。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0年和2011年的2年间,德美化工的投资收益分别为25,111.50万元和11,065.53万元,主要为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所产生,而长期股权的处置势必造成下一年度投资收益的减少。这也在2012年度的业绩中得到印证,公司当年的投资收益下滑至1,997.93万元,同比减少81.94%.实际上,身处纺织业上游行业的德美化工, 在2010年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获得2.14亿元收益之后,便于2011年进军生态养殖业,立下了搭建“猪-沼-草-酶”循环生态系统产业链的愿景。 股权腾挪有文章 关联交易被掩盖? 10月30日,《证券日报》在《德美化工子公司迷雾:13%股权腾挪无声》一文中曾报道了德美化工子公司广东德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美生物)13%的股权被无声倒腾一事。随着调查的深入,德美化工在此番进军生态养殖业的过程中,另有一番故事,其中不乏关联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德美生物成立于2011年7月22日,是公司与梁志鹏、何国英共同出资3,000万元投资成立,其中公司出资2,610万元,持股比例为87%,这一持股比例在公司2011年报中给予反映。而到了2012年,德美化工所持德美生物的股权却变为100%,到了2013年上半年所持股份又变回了87%,而未见公司公布收购和出售德美生物13%股权的消息。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