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全球肉鸡产业的发展现状 2008年到2010年美国肉鸡生产量是第一,中国第二,巴西第三。但是美国的份额逐年在下降,中国的份额不断在上升,巴西的份额有波动,除此之外,印度、俄罗斯、阿根廷、泰国、伊朗份额成上升趋势,墨西哥份额在下降。美国2008年的禽肉生产占全球23%,10年时间已下降到22%,中国2008年是16.54%,10年时间上升为16.87%。 从消费情况来看,美国仍然是第一,2010年消费量占全球18.31%;中国第二占17%,欧盟第三。人均消费量而言,美国、巴西约为40千克左右,与中国猪肉消费量相当,中国的人均消费量约10千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2008~2009年,俄罗斯是世界第一鸡肉进口大国,2010年下降到第五位,欧盟、日本进口有所波动,占世界进口量9%。2010年,中国进口32万吨。出口方面,巴西一直是第一出口大国,2010年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的38%;美国第二,出口份额33%,欧盟27国出口量第三,泰国第四,中国排名第五。 从过去50年肉鸡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肉鸡在整个畜牧业中的比重、地位、效率、消费呈现快速增长,同期奶类、牛羊肉基本变化不大。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过去的50年里,肉鸡不断替代这牛羊肉而获得快速增长,这是整个畜牧业发展的趋势。 4 国外畜牧业发展模式 世界畜牧业发展模式分为4个类型:大规模工厂化畜禽养殖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畜禽养殖业,集约化经营畜禽养殖业,现代草原畜牧业。第一类型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第二类型以德国、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第三类型以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第四类型以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为代表。 (1) 大规模工厂化畜禽养殖业模式 大规模工厂化养殖是以规模化、机械化、设施化为主要特征的养殖类型。资本和技术投入密集,产出效率高,美国、加拿大土地丰富、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但劳动力资源紧缺,所以以大规模工厂化畜禽养殖为主。从总体来看,美国每个奶牛场的养殖规模都是在1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年出栏2 000头以上,肉鸡养殖场的饲养量在1 000万只以上。 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主要以“公司+农户”的合同模式,通过核心企业带动,与大批农场建立稳定的供销合同关系,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目前美国肉鸡99%以上都是合同生产一体化企业。在美国,企业和农户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农户负责两件事,一是建标准化鸡舍,每栋2万只,投资约10万美元,使用年限大概30年;第二,饲养鸡的时候,负责监管。企业需要做的也是两件事,第一是建屠宰场;第二为农户免费提供疫苗、饲料等,企业与农户之间有收购合同,假设每只鸡平均价2元,有的农户节约了成本,企业可能用2.2元收购,有的农户浪费了饲料,增加了成本,企业可能用1.8元收购。在美国,这叫合作养鸡,中国称成为合同养鸡或一体化养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