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妊娠母猪日粮配制 母猪妊娠前期由于胎儿发育较慢,加之母猪对营养利用率高,所需营养不多,但要注意饲料营养的平衡性。妊娠后期,随着胎儿发育加快,营养需要也随之增加,此时营养水平决定着仔猪的初生体重。同时,也是为了让母猪在体内蓄积一定的养分,待产后泌乳使用。因此,加强妊娠后期母猪的营养,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母猪泌乳量的关键。一般饲养条件下,能量和蛋白质基本可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不是极端不足不至于造成胚胎死亡,妊娠后期能量和蛋白质不足只是降低仔猪初生重和活力,一般不会导致胎儿死亡,但能量水平过高会增加胚胎死亡。妊娠母猪营养性流产、化胎、木乃伊、死胎、畸形仔猪,主要是妊娠期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所致。如钙、磷不足时死胎增加,仔猪活力差;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胚胎死亡被吸收,产死胎、失明、兔唇等畸形仔猪;核黄素和泛酸缺乏可引起胚胎或初生仔猪死亡。 3哺乳母猪营养与日粮配制 3.1哺乳母猪营养需要 仔猪的成活率和哺乳期间的生长情况影响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要使仔猪在哺乳期间获得良好的成活率和较大的断奶重,我们就应该努力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和奶水的质量,使仔猪吃得好。总的来说,在哺乳期间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泌乳量、最大的仔猪增重和母猪以后良好的繁殖性能。 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能量,按照目前泌乳母猪日粮能量水平,消化能为13.6MJ/kg和平均采食量5kg左右,母猪的能量摄入远不能满足产奶的需要,而必须动用体内的储备,这种能量相对缺乏在整个泌乳期都是存在的。添加脂肪是提高饲粮能量的有效措施,而且还可以增加脂肪酸的含量。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添加脂肪尤为重要,可有效提高日粮能量水平,而且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体增热较少。脂肪的适宜添加量在2%-3%,添加过多,饲料容易变质而且增加饲料的成本。 哺乳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粗蛋白含量可配到18%,蛋白原料应选择优质豆粕、膨化大豆或进口鱼粉等。鱼粉中的氨基酸和猪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是最接近的,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鱼粉可以使母猪更好地发挥泌乳性能。在所有氨基酸中,赖氨酸是哺乳母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现在的高产体系母猪,产奶量增加,所需的赖氨酸含量也增加,NRC(1998)推介的赖氨酸水平0.6%是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试验表明,当赖氨酸水平从0.75%提高至0.90%时,随着赖氨酸摄入量的增加,每窝仔猪增重提高,母猪体重损失减少。所以新版NRC推介的赖氨酸需要量为0.97%。 夏季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150-300mg/kg)可减缓高热应激症。钙、磷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钙、磷比例恰当的钙含量在0.8%-1.0%,磷为0.7%-0.8%,有效磷0.45%,为提高植酸磷的吸收利用率可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