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饲粮配合原则 (一) 应选用适宜的饲养标准和饲料成分表 我国已经有的饲养标准,可以参照使用,如地区性有标准则可用地区的标准,如国内没有标准的畜禽种亦可参考国外的标准,并通过饲养实践中畜禽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等反映酌情修正,灵活使用。 (二)要求饲料多样化,注意饲料适口性和有毒物质 做到多种饲料合理搭配,以发挥各种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提高饲粮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三)控制粗纤维含量,注意饲粮全积 鸡的饲粮纤维应控制2-5%之间,乳仔猪4%,生长肥育猪8%,种猪12%以下。在配合饲料粮时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干物质,使畜禽既能吃得下,又能吃得饱,且可满足其营养需要。 (四)饲粮要质优价廉,在市场上有竟争力 既要考虑用户心理又要提高产品档次。要着重宣传经济效益,适当强调投入产出,使“维持”需要保持在每日养分进食量的三分之一发下。 三、饲粮配合步骤 理想的饲粮是一种以最低的价值获得最大的生产率的程度来衡量。即以每单位产品的价值是须成最好饲粮的最后决定因素。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使配方的设计达到较为理想的境地。 为了配合出一种优惠价廉效益高的饲粮应遵循下列步骤: (一) 查出并列举出对所配饲粮家畜的营养需要或营养供给量。 (二) 确定什么饲料是可以使用,并在饲料成分表中查出其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 (三) 确定要考虑采用的饲料组成成本。 (四) 考虑所用饲料的局限性和限量。 (五) 计算出最经济的饲料配方。 四、饲粮配合的方法 饲粮配合方法有许多种,如:方块法、联立方程式法、矩阵法、试差法、电子计算机法(程序法)。尽管有时每种方法计算有所混淆,如果做得正确,最后结果都是接近的,即能经济地(最低成本)提供一种理想的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平衡和满足需要量的配方来。但是更要重要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纯利润(净利)。 五、配方设计 (一) 设计饲料配方时,先把饲料分为三大类,即: . 能量饲料:玉米、麸皮(次粉); . 蛋白质饲料:豆饼(粕)、棉仁粕、菜籽粕、鱼粉、血骨粉等; . 矿维补充料:包括磷、钙和氨基酸或称预混料。 能量饲料在猪禽配方中一般占50-70%,蛋白质饲料一般占20-35%(妊娠猪例外),矿维补充料3-12%。三类饲料的比例随畜种和不同生长阶段而异。最简单的配方为玉米+豆饼(粕)+矿维预混物(包括保健药)配方。但价格较高,一般生产者难以采用。如欲降低饲粮成本可采用当地常用的价廉的麸皮、次粉去替玉米或用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豆饼(粕)饲料,但应保持最低限度的能量浓度和粗蛋白含量。如配方中欲加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平衡饲粮中的氨基酸,则在配方中降低粗纤维蛋白质二个百分单位,以减少较昂贵的蛋白质饲料如豆饼(粕)、鱼粉等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二) 无鱼粉日粮配方 鱼粉在畜禽日粮中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饲料,它蛋白水平高,蛋氨酸含量高,适口性好,很受饲养者的欢迎。 但八十年代以来由于鱼粉的价格来断上涨,进口鱼粉奇缺,国产鱼粉质量又不稳定,其主要问题为:蛋白质含量高低相差悬殊,伪造掺杂产品难以分辨,有的场子喂了霉变的鱼粉导致肌胃糜烂或中毒以及沙门氏菌病,造成不必国的损失。因此,目前国内和一些主要的种畜场都避免使用鱼粉。 无鱼粉日粮的配制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是用大豆饼(粕),如用豆饼(粕)取代鱼粉应注意的问题是: 1)、豆饼(粕)中的脲素酶活性要符合饲用标准(<0.5)。 2)、保持配方中蛋白质的原有水平。 3)、适量添加蛋氨酸,必须时还应补加赖氨酸,以弥补必要氨基酸的不足。 4)、全料价格比用鱼粉时要低。 (三) 以用种用(有效)氨基酸配制饲粮 众所同知,猪的蛋白质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的营养,因此在配制饲粮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性,但经常发现饲粮中以等蛋白质含量用其它饼类如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常用豆饼(粕)饲粮的水平。 |
指 标 | 玉米 | 豆粕 | 豆饼 | 棉粕 | 菜粕 | 花生饼 | 葵花饼 | 鱼粉 | 肉骨粉 |
赖氨酸 | 58 | 85 | 75 | 65 | 59 | 82 | 72 | 78 | 53 |
蛋氨酸 | 75 | 76 | 72 | 70 | 60 | 90 | 84 | 86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