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上哺乳仔猪腹泻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流行病学、治疗结果,笔者认为有下列意见值得探讨。 3.1 本次流行的高死亡率哺乳仔猪腹泻不是单一病因引起的疾病 笔者见到的有肠型伪狂犬病性腹泻肠型猪瘟性腹泻、肝源性腹泻以及可能有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细小病毒参与的腹泻。笔者近期临诊的5次哺乳仔猪腹泻中,肠型伪狂犬病2例,肠型猪瘟1例,非肠型伪狂犬病与非肠型猪瘟性腹泻2例。在所有腹泻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源性腹泻参与,其中以非伪狂犬病与非猪瘟性腹泻病例中肝源性腹泻的病损最严重与最明显,治疗难度最大。 3.2 难以认定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细小病毒是本次腹泻的主因 (1)如果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主因,那么发病的猪群一定还有保育猪、中大猪等,但是这些猪群均未发病;如果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主因,那么以往有效的治疗措施(注射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饮用饮水消毒浓度的复合碘液)应该有效,但是事实刚好相反。 (2)如果轮状病毒是主因,那么上述治疗措施也应有效,可是事与愿违。 (3)从患猪分离出博卡病毒(BOV),是否就可以认定博卡病毒是本次高死亡率哺乳仔猪腹泻的主因?博卡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该亚科有人博卡病毒、牛博卡病毒、猪博卡病毒、犬细小病毒I型。2005年人类首次分离到该病毒,我国于2006年9月5日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抽吸物中分离到人博卡病毒。2009年瑞典首次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病猪体内分离到BOV,同年,我国学者用PCR调查部分省市191份猪的样品,75份为BOV阳性。业已证实,健康人群广泛感染BOV,这与BOV在猪群中广泛感染的事实一致,因为在多种幼儿呼吸道疾病中分离到BOV,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人医目前将BOV的致病性趋向定位于伴随病毒的性质。BOV对聚维酮碘是敏感的,猪干扰素与转移因子也应该有一定效果,可是临床应用中却完全无效。这些事实都表明,广泛存在于猪群中的在众多疾病中以伴随病毒身份出现的BOV难以成为本次腹泻流行的主因。 3.3 肝源性腹泻扮演什么角色 笔者在临诊中见到腹泻哺乳仔猪的肝脏肿大、变性,乃至有硬化的外观与手感;胆囊萎缩,只占据部分胆窝,没有胆汁,或者胆囊高度肿大、薄而半透明,胆汁呈淡黄色、稀薄如水。肝脏的这种病变应该不是上述腹泻病因在较短期几天病程中可以形成的。何况笔者在剖杀1日龄哺乳仔猪或未发生腹泻的1~3日龄哺乳仔猪时同样发现这类肝脏病变,与此同时,笔者还发现在肝脏病变的同时,肾脏、脾脏均有高度变性。这无疑表明,在发生腹泻前哺乳仔猪的实质脏器均受到严重损伤,特别是肝脏与胆囊的损伤引发胆汁分泌障碍形成的肝源性腹泻在本次腹泻中的作用似乎完全没有得到关注。 4 治疗试验 为验证肝源性腹泻在腹泻中的病理作用,在同仁的协助下试用了含中药提取物的针剂进行治疗。 4.1 试验对象与方法 均是先应用过抗菌药+干扰素(或/和转移因子)治疗无效的腹泻哺乳仔猪,也是非伪狂犬病性或猪瘟性腹泻猪群。治疗组针对初发生腹泻的哺乳仔猪,在原场治疗方案基础上肌注含中药提取物的针剂2毫升/头,每天2次,持续5天,或只用中药提取物的针剂注射液;预防组针对1日龄未发生腹泻的哺乳仔猪,在出生当天(接产之后)注射含中药提取物的针剂2毫升/头,连续使用5天。
治疗组表明,用药2~3天腹泻停止,90%哺乳仔猪治愈,死亡率10%左右;预防组表明,应用含中药提取物的针剂后哺乳仔猪群总体不发生腹泻,少数腹泻猪经采取抗菌与抗病毒措施后易治愈。更有笔者没有亲自参与、由同仁执行同样方案防治哺乳仔猪腹泻达10多场次,均得到同样效果。 5 讨论 (1)高死亡率的哺乳仔猪腹泻不是某单一病因引发的,不同的猪群主导病因可能完全不一样,由于笔者临诊场次有限,无法进行数理统计,但治疗实践证明有伪狂犬病、猪瘟,还有肝源性腹泻,并且在部分病例有小肠壁变薄,这寓示有伴随性病毒参与,例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BOV。 (2)所有腹泻病例均有肝脏肿大、变性乃至硬化,胆囊萎缩,胆汁减少或缺如,或者胆囊肿大,胆汁稀薄。无可置疑,肝源性腹泻参与了发病,治疗证明,肝源性腹泻在部分病例中扮演了原发病的角色。但是肝源性腹泻在另外一些高死亡率哺乳仔猪腹泻中扮演了何等发病学的角色有待进一步观察。在伪狂犬病的病例,尽管肝胆病变明显,但只在接产操作完成后就用弱毒苗滴鼻预防伪狂犬病病毒对原发病灶的侵入,并未针对肝胆病变治疗,哺乳仔猪腹泻同样可以不发生;但是在非伪狂犬病或猪瘟性腹泻,惯用性治疗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的措施无效,而仅针对肝胆病变给予提前给药又可有效防止腹泻的发生。据此似可推断,在有特定病原(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引发的腹泻中,肝源性腹泻处于次要地位;但是在没有特定病原引发的腹泻中,肝源性腹泻应是主因。临床上针对这些病例应用抗生素与抗病毒措施无效亦可反证这一事实,而这类病例在原来措施基础上应用扶正祛邪、补肝益肾、健脾养胃的含中药提取物的针剂或单用含中药提取物的针剂尤能收到良好效果,则进一步证明肝源性腹泻的主因地位。 (3)新生哺乳仔猪为什么会发生肝胆等脏器的重度病变?笔者观察到这类猪群均存在明显的“底色病”(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母猪有背部皮肤出血形成的点状黑色带,有红眼眼露;新生哺乳仔猪有阴唇红肿;保育猪有阴唇红肿,眼结膜充血红肿,红色眼露,背中线皮肤红色充血或有出血带,有体躯对称性皮炎皮疹;中大猪亦有类似表现。这说明猪群受到霉菌毒素的危害,特别是新生哺乳仔猪阴唇红肿与肝肾脾等实质脏器的中度至重度变性均表明在胎儿时期多种霉菌毒素透过胎盘直接危害到胎儿。我国饲料被霉菌污染严重,特别是大型猪场非常注重饲料原料的选购,但仍然无法避免,而所有的霉菌毒素处理剂并不能彻底处理这些霉菌毒素(这是世界性难题),未处理的这些毒素必然会被吸收损伤猪体与胎儿。 (4)新生哺乳仔猪腹泻是如何发生的?由于肝脏在物质代谢(消化、吸收、合成、分解、解毒)上广泛而又特别重要的作用,肝脏损伤必然影响到新生哺乳仔猪的生存力,吃奶后,由于缺乏或缺少胆汁,乳脂不能乳化,成为不能消化吸收的溶质潴留在肠道内,肠壁细胞为了维持肠细胞内外以及肠腔内渗透压梯度必然会分泌过多水分导致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