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作为动物的食料,是养殖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饲料品质控制不仅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关系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还直接关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做好饲料品质控制,企业必须对饲料生产实施全程监控,包括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原料质量、监控生产过程、成品料检测、建立产品可追溯系统。 1、质量检验的控制 饲料企业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检验手段,配备新的检测设备。培训化验员,使他们掌握最新的检验技术。企业的领导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加大检测设备与技术的投入,才能确保企业占有领先的质量控制优势。 2、饲料原料质量的控制 2.1饲料原料供应商评定 现今,要想控制好原料质量,单靠入厂检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控制关口前移,从供应商评定入手,加强其对产品质量的监控。供应商评定主要包括:合法性、产品标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包装、标签等。必要时,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担保书,声明其产品中不含有特定的掺杂物。 2.2原料入厂检验 制订所有饲料原料的质量标准。饲料原料在入厂前,品控人员对照原料标准进行检验(包括感官检验和理化检测),饲料原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检测结果中若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即判定为该批饲料原料不合格。不合格的饲料原料要退货,并且要有完整的退货记录。 2.3原料的储存和使用 原料储存在通风、防潮、避光的环境中,要做好标识(如合格、待检、不合格)。制订并执行料仓检查和卸空方案。确保料仓中的原料不会变得陈旧,储存过程中定期观察原料是否存在霉变。所有检查内容必须做好记录,方便以后查阅。原料使用要遵循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不准投入使用。投料人员领取原料时,一定要核实所要投的原料种类,并与原料库管签字确认,以防原料的非预期使用。 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1投料管理 3.1.1投料工在组织投料前要核对投料品种与料仓是否相符。 3.1.2在投料过程中要认真清除原料中的标签、绳头等异物。 3.1.3在投料时检查霉变、结块、异物等,并将其挑出。若发现数量较多,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同时对这批原料停止投入,由品控人员再次检验,确认是否能继续使用。 3.2原料粉碎管理 3.2.1粉碎前要检查粉碎和输送设备有无其他品种原料残留,如有要及时处理。 3.2.2生产过程中要定时检查粉碎原料的粒度及均匀度,筛片孔径是否正常,筛片是否损坏,并及时更换已磨损或损坏的筛片和锤片。 3.2.3永磁筒上的铁屑必须做到定时清理,保证除铁效果。 3.3手工添加原料(预混料)质量管理 3.3.1添料工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3.2按照主控人员下达的命令准确添加,同时记录添加时间。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此处安装一个摄像头用来监督添加情况。 3.3.3严格按照先配先投的原则投料,尤其是预混料,要避免配制后储存时间过长导致吸潮或各原料间发生化学反应。 (来自阳光畜牧网) ![]() ![]() |